味覺記憶——家鄉味道


   

  曾經有篇文章說每個人的飲食習慣大概是在12歲之前就形成了,而且思鄉的文章大多思念是家鄉的美食,對每個人在童年的家鄉記憶里美食永遠是最好喫的,大抵也都是情懷在作祟。

      北方人其實不太喫紅莧菜的,但信陽的飲食習慣顯然跟北方是不同的,小時候夏天經常會有一盤這樣的紅莧菜,配着白米飯喫,菜喫完之後,碗裏米飯也跟着紅彤彤的,小孩子們還覺得很有趣。

        彼時每家每戶家裏都窮,一年到頭喫個葷腥都是逢年過節的時候,但這顯然不難不倒,住在河邊的我們,現在風靡全國的麻辣小龍蝦,那時候就是我們夏季改善伙食的。當然像我這種比較挑嘴的,我一般都嫌麻辣小龍蝦太費事,我都喫剝好的炒蝦仁,或者是炒蝦球 。大人們會用蝦籠子,小孩就會用一個棍子拴上蚯蚓釣龍蝦,大人們還會做網,去河裏網魚,所得最多的就是那種小貓魚,用大鐵鍋炕到焦黃,撒上鹽放起來可以喫很久。

        我媽會做臭豆腐,天熱的時候把豆腐切成麻將那麼大的丁,用稻草捂起來,過不了多久就會長出白毛,再曬兩個太陽,取過來用鹽辣椒麪調料拌好一層一層碼到罐子裏,是平時佐餐的好材料。

    秋天的時候,南瓜下來了,我媽會用大大的南瓜塊鋪底上面放大米,加水煮熟,白米飯盛出來之後,底部和南瓜混合的米飯帶着南瓜鍋巴攪拌均勻,喫起來不知道有多美味。現在地鍋沒有了,會做這種飯的人也更少了,基本上就存在了記憶中。

  秋冬季節我爸還醃的一手好酸菜,蘿蔔纓劍桿白,洗淨晾乾,切的細碎,粗鹽拌勻,封到罈子裏,蓋上蓋之後,罈子沿上倒上水。隔不了多久就一罐美味的信陽酸菜。

      每年到了臘月,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殺年豬,我爸會做拿手的臘肉臘雞臘排骨,還有信陽自己的特產燜罐肉,上好的五花肉切成厚片,在柴火鍋裏不斷的翻炒,直到肉裏的油脂基本浸出,趁熱倒進廣口罐子裏,用油的餘溫把肉悶熟,也用厚厚的油脂把肉保鮮,這一罐肉很多家裏能喫到秋天。直到現在我回家的時候還經常帶我爸做好的肉。這個真的是走遍中國都喫不到的味道。

    我說小時候最討厭喫的東西,我大抵最討厭的就是豬油渣了,很多人視爲美味的東西,我卻萬分牴觸,我也不知道爲什麼,但是現在年紀越來越大,卻有的時候,反而想饞那一口,哪裏找呢?現在人爲了健康,基本上也都不吃了豬油,市面上連上好的花油都沒有了,自然也不用想豬油渣了。

      一旦回憶起家鄉的美食,思緒就如放開的閘水,越寫越饞,我還是收一收吧!留着下回再跟大家說一說家鄉的土特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