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觉记忆——家乡味道


   

  曾经有篇文章说每个人的饮食习惯大概是在12岁之前就形成了,而且思乡的文章大多思念是家乡的美食,对每个人在童年的家乡记忆里美食永远是最好吃的,大抵也都是情怀在作祟。

      北方人其实不太吃红苋菜的,但信阳的饮食习惯显然跟北方是不同的,小时候夏天经常会有一盘这样的红苋菜,配着白米饭吃,菜吃完之后,碗里米饭也跟着红彤彤的,小孩子们还觉得很有趣。

        彼时每家每户家里都穷,一年到头吃个荤腥都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但这显然不难不倒,住在河边的我们,现在风靡全国的麻辣小龙虾,那时候就是我们夏季改善伙食的。当然像我这种比较挑嘴的,我一般都嫌麻辣小龙虾太费事,我都吃剥好的炒虾仁,或者是炒虾球 。大人们会用虾笼子,小孩就会用一个棍子拴上蚯蚓钓龙虾,大人们还会做网,去河里网鱼,所得最多的就是那种小猫鱼,用大铁锅炕到焦黄,撒上盐放起来可以吃很久。

        我妈会做臭豆腐,天热的时候把豆腐切成麻将那么大的丁,用稻草捂起来,过不了多久就会长出白毛,再晒两个太阳,取过来用盐辣椒面调料拌好一层一层码到罐子里,是平时佐餐的好材料。

    秋天的时候,南瓜下来了,我妈会用大大的南瓜块铺底上面放大米,加水煮熟,白米饭盛出来之后,底部和南瓜混合的米饭带着南瓜锅巴搅拌均匀,吃起来不知道有多美味。现在地锅没有了,会做这种饭的人也更少了,基本上就存在了记忆中。

  秋冬季节我爸还腌的一手好酸菜,萝卜缨剑杆白,洗净晾干,切的细碎,粗盐拌匀,封到坛子里,盖上盖之后,坛子沿上倒上水。隔不了多久就一罐美味的信阳酸菜。

      每年到了腊月,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杀年猪,我爸会做拿手的腊肉腊鸡腊排骨,还有信阳自己的特产焖罐肉,上好的五花肉切成厚片,在柴火锅里不断的翻炒,直到肉里的油脂基本浸出,趁热倒进广口罐子里,用油的余温把肉闷熟,也用厚厚的油脂把肉保鲜,这一罐肉很多家里能吃到秋天。直到现在我回家的时候还经常带我爸做好的肉。这个真的是走遍中国都吃不到的味道。

    我说小时候最讨厌吃的东西,我大抵最讨厌的就是猪油渣了,很多人视为美味的东西,我却万分抵触,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现在年纪越来越大,却有的时候,反而想馋那一口,哪里找呢?现在人为了健康,基本上也都不吃了猪油,市面上连上好的花油都没有了,自然也不用想猪油渣了。

      一旦回忆起家乡的美食,思绪就如放开的闸水,越写越馋,我还是收一收吧!留着下回再跟大家说一说家乡的土特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