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轶事

怎么才能体现求学的辛苦?

想当年……

寒冬的雨天,凌晨5点起,饭盒里装上午餐,揹着书包穿着雨衣,骑车上路。路是泥泞的石子路,坑坑洼洼。冷是真冷,坐在空调下吃着冰激凌的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呼啸在脸上、从鼻尖钻进来的严寒。那叫不叫辛苦?

看人家……

山里娃,悬崖峭壁上出生的,求学要飞檐走壁,要攀铁索渡山涧,求学路上满是要命的危险。非洲孩子,横渡“野生动物园”,猛兽口下大象腿下逃出一条命,也还是得忍受饥饿,赶到学校。

我们,实在是算不得辛苦。

可依然有值得回忆的故事。

城里的娃,上学路上车水马龙。吃得饱穿得暖,没有洪水猛兽,道路平坦,且正逢太平盛世。所以,我们要更成功才不负所有的美好。

为了所谓的更成功,需要自己增加求学的难。

选择一所百年小学,于是,举家搬迁。从新房搬去二手房,从电梯公寓搬去楼梯公寓,一切从简。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实施起来,也并没有那么难,求学便是最好的理由。说起来,有效仿“孟母三迁”的模样了。孟母有三迁,我们也快了。幼儿园为了接送方便,搬家;小学为了求学方便,搬家;刚搬,家里爸爸合计,要去中学附近物色房子了,争取三年内换过去。

这不,昨天晚上,我们仨,带上行李就住到学校边上去了。

厕所还没门,窗户没纱窗,客厅里堆着板材杂物和等着处理的旧家具。蚊子猖狂,蟑螂满地,防盗窗锈迹斑斑。即便如此,娃也幸福。他的书都在,他的钢琴也在,他的爸妈(我们)也在,一身漂泊流浪也不觉得辛苦。家从来不是具体的房子家具,而是我们仨一起在为目前家中最重要的事情努力。

搬家对长辈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需要祈福。一场仪式必不可少。必须锅碗瓢盆都到齐,点上高香和蜡烛,谢酒请祖辈庇佑,众神照拂。都是心意,随了他们了。我们的家,他们能参与的不多了。将来玉米的家,我们能参与的又有多少呢?

昨天下午玉米一场漫画三级模拟考,一节街舞课,晚间一节乐理。满满当当全是课。爷爷奶奶把吃饭这件事也安排在“新房”,我们确实奔波了。我们买房,我们住过去,是为了免去不必要的奔波。结果还是在奔波,那就与设想的相背离了。所以昨天的午餐和晚餐,我们都没有去奔波。我们用最好的状态,转战三地,攻略自己的城池。留下奔波的时间,休养生息。

好歹也是搬家,怎么就悄无声息的搬完了?

谁说的。我们讲故事了。我们讲我们是中国人的故事,讲西游记《伏妖救万婴》,讲佩奇。今天早上还跳舞了,弹钢琴了,读英语了。收获满满。

我能再开发条路线清晨跑上个十公里,把日子过上正轨,重新开始坚持曾经的坚持,不负搬家来此求学的初心就完美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