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安史之亂會發生

安史之亂後,唐朝出現強有力的地方分權體系,人們普遍認爲安史之亂是唐朝的由盛轉衰轉折點,甚至有些人認爲是中國史的轉折點。

那麼爲什麼會發生安史之亂呢?玄宗時期是唐朝最輝煌的時期,一切都在欣欣向榮,爲何會發生一場叛亂,而這場叛亂爲什麼會席捲全國?

其實安史之亂早有跡象,唐朝經歷太宗、高宗、武后朝發展,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都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峯,唐朝遼闊的疆域承受着周邊突厥、契丹、吐蕃的軍事壓力,爲了穩固帝國,建立起強大的防禦體系。

唐朝人把軍事力量擴大到遠超定居的範圍,中央軍事力量削弱,邊境軍事力量十分強大。

這樣的政策意味着之前的混合兵源沒落,軍隊由長期服從兵役的軍隊組成。之前一旦打仗,都是由中央臨時指派將領指揮,而隨着邊境常備軍的建立,需要一種新的指揮體系,節度使集軍事、行政、財政權利爲一體,這樣更有利於邊境得到適當的戰地指揮和後勤支援。

到了玄宗後期,李隆基對於日常政務越來越少關心,軍國大事大多委任心腹之人裁決。中央李林甫擔任宰相將近二十年,邊境將領的流動也沒有了強制性的要求。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安祿山在東北長期經營多年,李林甫去去世後,接替者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出現了你死我活的鬥爭。

安祿山擔心自己被替換,楊國忠獲得更大的權利,這樣他就發動了這場叛亂。而中央軍事力量薄弱,抵擋不住安祿山的軍隊,不得不把西北邊軍撤回抵抗,吐蕃趁機佔領西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