塬上娃

作者:醉美长安

塬上娃

和白鹿原一样,在整个关中地区被叫做原的村子有很多。

打记事起,每次去姥姥家,他们都说:塬上娃来了。

其实我们村子是有名字的,不知道为啥他们就是不叫,就像我也是有名字的,他们总是不叫一样。而我的村子也常常被叫做塬上。

过去的人有名、有字、有号。而我和我的村子也有大名小名甚至乳名,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想法去叫。

以至于很长一段实间如果去村子找一个人如果不知道他的乳名很可能找不到这个人,这就是村子的人文生态,在哪里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专属,专属的名字,专属的样子,专属的生活圈子。

塬上娃,是一句亲切的称呼,只是现在偶尔才会想起,就像被时代洪流甩的老远老远的外婆一样,只剩下蹒跚的步子和不再硬朗的身躯。

塬上塬下本是一个村子,当年行政区域划分,一条线把塬上和塬下分成了两个地市管辖,慢慢的变成了两个村子,慢慢的人情疏远,当年的生活成为茶余饭后的闲谈,让老辈们回味,让小辈们听着好像是历史。

现在我这个塬上娃已经四十有余,早就不是一个娃了,村里的长辈们还是叫我娃,好像我从来都没长大,只是她们都老的让人心疼,看着眼睛酸酸的,心里一阵一阵的堵。

就像我昨天离开村子,今天回去就已经物是人非,可我的记忆还留在那许多年前,留在那泥路,土墙,瓦房,前院拴头牛,后院一圈猪的场景中。

我清楚的知道,今辈子我离不开农村,离不开记忆中的村子和乡亲。城市的霓虹就像异乡的风景,我只是一个看课、一个暂居者,借住在这里,给自己一个暂时的安稳,给女儿一个老家、一个属于城里的老家。

我常常有一个担心,担心不长时间以后,老家会消失,就像我当年住过的城中村一样,被满世繁花淹没,那时,想回忆也找不到线索。

可喜的是,如今塬上塬下又被划在一个行政区域,两村变一村,一条又一条的大马路削平了土塬,把上下连了起来。

我想,以后再也不会有塬上塬下的叫法,塬上娃这个称呼也讲不会再被提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