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湖山裏人家堂房裏的帕畾

        家鄉方言把揹簍說成“畾”,周邊地方稱“帕畾”,畾的方言音意同“滾”,帕畾有層怕從山上滾下來的寓意,畾音同積累的累,山坡太陡放不穩,放下來容易滾下去;字音幾乎達標,字意免強湊合,實物編織材質吻合,形狀大相徑庭,內部結構不一致,用途不如揹簍廣,揹帶位置不一樣,揹帶數量多少不同,背的位置有天囊之別;用帕畾這個器物叫法親切,且隨東江湖裏的方言。

        走過小半個中國,揹簍象東江湖山裏人家這種式樣,外地還未發現,除個別地域用藤或枝條編揹簍外,絕大部分地區均爲篾製作;東江湖山裏人家的揹簍不是圓口,不是橢圓口,是長方形圓角口;底部嵌兩根對角竹片,四根竹條嵌入四角圍底,六根竹條加上口圍邊,是整個揹簍的主心骨;靠身邊中間插六根竹片,形成一個平面,外側一般不插竹片,下小上大,兩側留絆帶孔,與揹簍對比有點不另不類,絆帶用棕須編成麻花辮,正中間爲減少壓力加一塊厚實的帕子形成“帕畾”;高五十公分不到,長六十公分左右,寬三十公分打頂,總容量不到四十公斤;挎在肩上一邊受力;掛在背頸脖上,借腹部發力;超重超高時,頂在腦門前額,硬着脖子,頸項青筋從皮膚表面暴露無遺。

        幼年家鄉阿婆把簍挎一邊肩上,簍中放把小鋤和鐮刀,上菜園這三樣幾乎是標配,小鋤三指長寬呈菱形,裝個尺多長的手柄,與鐮刀柄差不多長;小鋤鬆土,打灰垵,鋤草非常方便適用;鐮刀割些從菜園外漫進來的柴草,紅薯藤蔓裁割;揹簍放在土行中間,直到收拾回家,零零碎碎裝個半簍,菜園不大,季節裏出什麼菜,幾乎都有點,阿婆總是細規劃,巧安排。

        說到畾,總會想起外公,記不清是那個冬季,但非常清晰地記得外公打帕畾這件事。後山砍來三根楠竹,爿開削蔑,底部豎十根,橫二十根編攏,把蔑全部朝上形成圍子,細蔑從根部向上纏,青篾朝外盤九十九圈,約三十多公分收口,口子壓根主框成形繳邊,不知道那個環節出了問題,成品總不滿意,不雅觀,不漂亮,不另不類,沒米籮圓,沒菜籃方;外婆看到後說織的不好,外公卻說自己不是蔑匠;外婆說打得不象畾,外公反駁說又不是拿到街上賣,能實用即可;外婆說一句,外公犟一聲,將就着用吧,沒功勞也有苦勞,不漂亮但結實;外婆割了四片棕,耙釘梳捋後織成一米五六的麻花辮,辮中心縫了塊比巴掌小點的藍棉布條,兩頭紮在畾邊緣的孔中;外婆只要去菜土,田間,上山,必定會挎上它,就似現今的女人們出門挎個包那樣平常,只不過當年流行挎畾,而且是自家生產製造,就算是織得歪歪扭扭,它卻是特殊的標記,獨一無二,不易丟失,在衆多的帕畾中一眼能分辨出是自家用具。

        那些年剛分田到戶,外公外婆特別勤勞,起早貪黑,收穫激起興頭,外婆挎着帕畾,帕畾中一把鐮刀,去田間,地頭,山野割豬菜,帕畾兩邊插着棍,壘的很高,頂在額頭上,雙手舉起扯着帕帶;有時甚至用葛藤梱紮起來,多時找根樹枝拼了老命地挑回來,夜裏我醒來還清晰地聽到外婆剁豬菜的聲音,微光中機器一樣起伏的影子。只因母豬又生產了一窩豬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