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诿塞责的共性


有一件事,我深感悲哀!那就是,遇到事情时,推诿塞责是许多中国人的共性。

今年,我家有两大喜事,其一就是儿子考上了理想的大学。现在大学入学的一个条件,是报到时需要自己带着学习期间的纸质版档案。

上周五收到的通知书,于是星期一我去为儿子办理纸质版档案的事。去年听说是去县教委拿档案,我便先去了教委,没想到教委招生办主任说,今年需要去学校拿。

我又驱车来到学校,走到学校团委办公室(负责发放应届毕业生档案)询问,一候姓负责人听说是往届生,她说得去二楼档案室。我就到二楼档案室去问,档案室负责人指着地上的几大堆档案袋说:“自己找吧!”

我就听话地一个一个往下翻,这一翻不要紧,我发现从2008—2019毕业生的都有。当时我就就想,档案这么重要的学生资料,不应该按照年份排好放齐吗?

疑问丛生的我,虽然满腹牢骚也还得一个一个的找,足足翻了半小时,弄了两手灰最后没找到。我只好给孩子原来的班主任打电话,班主任说找不到不要紧,可以再打印一份。

按说,这个打印档案的事,应该是团委办公室负责,可是就算班主任给她说情,我自己带的打印纸,候姓妇女说什么也不做她的“份内之事”。她倒给说了一个信息,说档案袋需要去教委要。

就这样,我自己想办法打印了档案。我第二次来到教委招生办,我寻思档案袋这个小事,别去找主任了,直接找负责人吧!

可是,直接负责人是一个年轻的男性,他说档案袋给学校了,得去学校要。我出来他的办公室,想到这里肯定会有带封条的空档案袋,不得不想办法托关系,看看能不能间接要到。我在楼道里,打完电话站等半小时后,看到招生办主任出门,就鼓起勇气上前说:“主任,我需要一个档案袋(因为先前找过主任,他知道我给孩子办档案的事),能不能给我?”

主任说:“行。”就把我送到有档案袋的办公室,让工作人员给我拿个档案袋。

这真是应了那句话“越是没有身份的人,越喜欢难为人”!

本来,一个档案袋是一个很小的事,教委小蝼蚁和学校两边推,这就是我们这种小地方的悲哀,大多数人没有职业素养。

一个小现象,反映大问题,在工作中最忌不敢承担。有时候,一个团队的工作,出了事以后还会相互推卸责任,敢于直面担当的人少之又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