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尷尬症(美國泰·田代著,李春花譯)

2020-09-11 原文:如何在不失去自我的前提下適應外界?

2020-09-11 原文:長期處於尷尬中的人會覺得這世上所有其他人彷彿都在一出生就得到了一本名爲《擁有天才社交能力》

2020-09-11 原文:對幸福感最有預測力度的不是我們的工作、收入、達到理想體重等等,而是令我們滿意的人際關係的存在

2020-09-11 原文:因此,那些無法與團隊願景一致的成員的存在,對於團隊整體的福祉安康來說是極大的威脅。

2020-09-12 原文:溼答答的雙手和卡在牙縫裏的青菜葉不會對你或其他任何人構成任何真正的威脅,但卻確實昭示着我們對社交規範的輕微偏離。

2020-09-12 原文:對“呆瓜”一詞的詞源學解釋顯示,該詞並非來自於青少年俚語,而是源於20世紀50年代蘇斯博士(Dr.Seuss)的一本名爲《如果動物園歸我管》(If I Ranthe Zoo)的書,書中有一個滑稽又討厭的傢伙就叫這個名字。“悶蛋”這個詞則來源於一位因行事古怪而聞名的狂歡節雜耍怪人。約翰·休斯(John Hughes)在1985年的電影《早餐俱樂部》(The Breakfast Club)中創造了一大波與此相仿的專用稱謂,像“怪物”(weirdos)、“腦殘”(brains)、“廢柴”(basketcases)等。2004年的電影《賤女孩》(Mean Girls)則進一步豐富和拓展了這些術語,像“腦子燒壞的人” “超級迷”(desperate wannabes)、“數學天才”(mathletes)等。雖然“悶蛋”和“呆瓜”的起源帶有侮辱意味,但在發展過程中卻逐漸被賦予了積極內涵。就好像那些悶蛋和呆瓜們已經將這些稱謂據爲己有,在社交世界中驕傲地接納了自己的獨特身份。

2020-09-12 原文:電視劇像是《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上那些尷尬的物理學家或是像《閨蜜》(Girls)中那些尷尬的性愛場景總讓我們看不夠。自從《星球大戰原力覺醒》(Star Wars:The Force Awakens)在2015年年底上映以來,粉絲們紛紛在各大社交門戶網站上張貼自己的角色扮演(cosplay)照片

2020-09-12 原文:《美國傳統詞典》(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中將“尷尬”定義爲“缺乏技巧和體面”

2020-09-12 原文:阿斯伯格和坎納對自閉症患者的描述均包含了以下三個特徵:(1)對社交活動不感興趣;(2)缺乏共情能力;(3)行爲模式刻板。

2020-09-12 原文:自閉症(或者叫阿斯伯格綜合徵)是以社交技能和溝通能力缺陷爲主要特徵的精神疾病,包含諸如無法應對來回交替的互動、無法理解非言語信息、難以理解和形成人際關係等;刻板行爲則包括固定的行走路線,對光線、聲音、碰觸無反應或過度反應,興趣狹窄而持久等。

2020-09-13 原文:醫生通常會考慮這樣五種可能性:高功能自閉症、社交焦慮、內向、人格障礙和社交尷尬。

2020-09-13 原文:自閉症的診斷標準已經表明,這類疾病帶來的社交功能損傷和重複性行爲比尷尬帶來的社交技能缺失與行爲刻板要嚴重得多

2020-09-14 原文:我知道對我來說,改善社交尷尬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我有條不紊的天性來克服我的社交掙扎。於是我開始通過建立常規行爲和製作清單來進行自我訓練。我在每個上學的晚上都會留出半個小時,認真回想自己在這一天當中的社交細節,然後列出第二天需要加以練習的技能清單。這是一種卑微而刻意的嘗試,但是慢慢地,我看到了效果。我的目標也不再僅僅侷限 。

2020-09-14 原文:設身處地”或“準確共情”(empathic accuracy)

2020-09-14 原文:在會話過程中,人們用以評估他人是否值得喜歡的主要依據不是他們說了什麼,而是他們認爲你對他們必須表達的內容發自內心地感興趣的程度。

2020-09-14 原文:和絕大多數情緒識別的研究一樣,他們發現,不尷尬的人們通常主要依靠眼部周圍的區域來識別情緒,而尷尬者則常常忽略掉眼睛區域,相反,他們會較多關注嘴周圍的區域。

2020-09-15 原文:。他們其實也有許多有趣的事情可說,但他們常常就像一本缺失了封面和起始章節的書一樣,因爲這種缺失,使得讀者和作者無法相互認識,毋寧說深度交流了

2020-09-15 原文:讓談話的另一方享受與你交談的關鍵在於你能否對她的話做出很好的迴應,而不在於你通過告訴她一些什麼來顯示自己有多麼聰明與淵博。要想成爲一個更好的溝通者,與他人建立融洽的關係,就必須學會鼓勵對方談論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並對他們試圖告訴你的事情表達共情。當你表現出對別人所說事情的興趣時,你傳達出的是對對方整個人的關切,滿足了人們尋求能真心關切自己福祉的對象的內在需求。

2020-09-15 原文:共情(Empathy)是指能理解他人的情緒狀態並做出恰當反應的能力

2020-09-15 原文:社交尷尬者最終意識到,自己很難非常自然地捕捉到別人正處於痛苦中的信號,而在另外一些時候,他的憤怒又會在毫無必要的情況下爆發

2020-09-15 原文:最讓人感覺良好的人類情感之一,就是找到懂你的人時的感覺

2020-09-15 原文:擅長社交者(socially fluent people)形成心理理論的速度很快,有時候甚至連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如何就得出了結論。值得注意的是,他們能夠在一瞬間就完成對大量社交信息的分流,然後快速將其組裝成有效的模式,以完成對某人是快樂的、生氣的還是煩躁的直覺判斷。這意味着,一天中會有很多次,擅長社交者會形成對於他人的心理理論,並調整自己的互動風格去與之適應。

2020-09-15 原文:發展心理學家將討喜(likability)定義爲“人們認爲某人具有合作性與宜人性的程度”,而將有人氣(pop-ularity)定義爲“人們認爲某人具有影響力與知名度的程度”。

2020-09-15 原文:如果你在臉書(facebook)或Instagram搜索“友誼”(friendship)一詞,很容易就能找到上百條定義友誼的暖心說法,但是來自實證研究的答案卻非常簡單——討人喜歡的人有三個核心價值追求:公平、友善和忠誠。

2020-09-15 原文:戈特曼發現,人們會對他人的行爲進行非正式的計數,由此得到積極行爲與消極行爲之間的進出比率,他稱之爲“情感銀行賬戶”。爲了與他人保持良好關係,每1個消極行爲可能需要4到5個積極行爲才能“抵消”,以此維繫賬戶的平衡。

2020-09-15 原文:卡森已經掌握了友誼的奧祕:一個人不是因爲比別人高明多少才征服朋友,相反,他內心具有的親社會價值纔是贏得友誼的真正法寶。

2020-09-17 原文:這種教養已經成了他的一部分:“別人最需要的時候,也是你最有用的時候。” 在網絡平臺上受到的關注和獲得的互動也就越多。

2020-09-17 原文:現代社會的約會有點像一場從晚上7點被推遲到9點纔開始的晚宴。你不想太早把鴨子放進烤箱裏,也不想在晚宴正式開場前先填飽肚皮,但是在這期間你卻一直餓着。你決定先喫點點心墊墊肚子。一開始你選擇了健康的小胡蘿蔔,然後覺得這種胡蘿蔔得配着沙拉醬喫纔行,接下來就會喫更大個兒的東西,比如熱囊卷,再接下來你沒準兒會打開花生醬罐大喫特喫。隨着食品的健康程度越來越低,你驀然警覺,這個時候你會忍不住去想,爲什麼一開始要喫點心呢?

2020-09-17 原文:無論是對於社交尷尬者還是擅長社交的人來說,最好的建議就是,要不加掩飾地表達自己的慷慨與善意,同時對另一半表現出來的合作與善意永遠保持第一時間的覺察與感激。

2020-09-17 原文:他們比較容易成爲那種固執、叛逆、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他們具有非同尋常的動力去探究所感興趣領域的東西,而且他們總是試圖推翻現狀,這使得他們常常在追尋興趣的路上投入不同尋常的強度和持久性。溫納將這種個性特質稱爲“征服的憤怒”(rage to master)。

2020-09-17 原文:通過這種分享,我清楚地看到,人際關係的美好其實不在於有沒有社交技巧,而是源自於我們對一個個微不足道的社交細節的關注。

2020-09-17 原文:現在,我認識到,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來自於不可預知的微妙善意和忠誠,甚至遠遠超出了我所能想象的範圍。當我有意地引導自己去關注與他人有關的重要細節,我發現自己擁有了歸屬感,而這無形中極大地提高了我的智能。

2020-09-17 原文:雖然社交生活中不可預測的因素曾讓我感到沮喪,但我生命中最有意義的時刻卻幾乎都與他人出人預料的行爲有關。生活充滿了超出我們期望的人,無論是擁有極大耐心的父母、指引你看清楚某些東西的老師、陌生人一句友好的話、一位親切的朋友還是引導你以全新方式看待未來的導師。當我們把目光投向這些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的人,並對他們以各種意想不到的方式表達感謝時,我們最終能從那些精彩的細節中發現,這樣的生活是多麼棒的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