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哭是兒童悲傷情緒的發泄口【144】

孩子愛哭,是一件令父母頭疼的事情,尤其是當孩子沒完沒了地哭泣時,更會令父母心煩意亂。

有些脾氣急躁的家長,會大聲斥責孩子;有些家長會用哄騙的方法,試圖讓孩子安靜下來;也有些家長想用講道理的方式讓孩子不再哭泣。但結果發現,這些方法均不太奏效,有時甚至會讓孩子哭得更加厲害。

兒童教育專家認爲,“哭"只是孩子行爲的結果,並非原因。孩子哭,原因主要有三種:一是身體不舒服,二是情緒不佳,三是用哭鬧來達到某種目的。

如果是前兩種原因,需要家長的理解與安撫。尤其是年幼的子,由於表達能力有限,他們常常習慣用哭泣來“通知”大人自己身體及心理上的不舒適;如果是第三種情況,家長不必過於在意。否則不但無法改善孩子愛哭鬧的毛病,還會讓孩子變本加厲,習慣性地把哭當作武器來“要挾”家長。

當孩子因爲一點小事而哭泣時,大人常常會不耐煩地說:哭什麼哭?哭能解決問題嗎?

的確,哭無法解決問題,在大人看來,哭泣似乎毫無用處。

但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哭泣並非全無益處。當孩子心中充滿悲傷、痛苦時,讓孩子通過大哭、流淚的方式,將悲痛的情緒發泄出來,反而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一件好事。

大人應該也有這樣的感受:當心中悲傷難抑時,如果強行將傷痛埋在心裏,心情會更加糟糕,情緒會更加低落;而假如放聲大哭一場,哭過後身心就會覺得輕鬆,壓力就會減輕,悲傷就能得到釋放,情緒也因此能穩定下來。

更有心理學家指出,通常愛哭的人比不愛哭的人心理更健康。因爲哭泣是一個發泄口,將內心的不良情緒發泄出來,有助於維持心理的健康與平衡。

因此,當孩子大聲哭泣時,請不要盲目地制止或指責孩子,而是要搞清楚孩子哭泣的原因,給他一個溫暖和寬容的懷抱,接納他的悲傷,傾聽他的痛苦,然後再和他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曾經有一位作家說過:“每一個悲傷的心靈,都經歷過創傷時刻。 ”

孩子也不例外。當活潑可愛、開朗陽光的孩子突然變得沉默寡言、悶悶不樂,甚至整日哭泣時,那一定是遇到了什麼傷心事。只是由於某些原因,他講不出或不願意講,特別是當大人無法理解他的悲傷時,他就會將悲傷深深地藏在心裏。日子久了,傷口就會變成一道深深的疤痕,很難抹平,從而影響孩子的性格乃至一生。

誠然,每一位家長都是愛孩子的,爲了磨鍊孩子的毅力,會有意識地讓孩子喫苦,卻因此忽視孩子的悲傷與痛苦。其實,相對於苦難和折磨來說,孩子更需要的是愛和包容,理解和自由。

我們不提倡溺愛孩子,但是對孩子幼小心靈的創傷與悲痛也絕不能視而不見、坐視不理。

如果孩子的性格出現了問題,那麼再多的苦難也不能成爲孩子人生的財富,相反可能是孩子一生的悲劇。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據美國犯罪研究專家調查,很多成人的犯罪緣由,都能夠追蹤到兒童時期所受的傷害,尤其是心理傷害。

鑑於此,在面對孩子的眼淚與哭泣時,我們要多一些柔軟和敏感。這不是要求家長向孩子的眼淚投降,而是要重視孩子眼淚背後受傷的心靈,用愛與呵護撫平孩子的創傷,帶領他們走出傷痛,使孩子迴歸快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