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學習068] 兩個敘事督導個案的啓發

一年最後一期的兩個個案督導,很不一樣的個案,同時諮詢師的背景也差異很大,首先感謝兩位受督老師給我們帶來的學習機會,以及她們在本人成長經歷和受訓背景基礎上形成的個人視角爲我們開啓的對個案的理解窗口。

01 一個有着瘋狂言論的輟學中學生

第一個個案,對於一個有着“瘋狂”、“危險”言論的輟學中學生,諮詢師沒有急於給孩子判斷成精神問題、做病理化的理解,這是很難得的,她能夠做到這點,應該也與早年成長中的家庭境遇和“叛逆”經歷形成的對這個孩子的抱持有關。

對於孩子的言論,我們應該主要從心理層面去探索,給孩子帶來了什麼獲益。或許,這個孩子老是談論法西斯、軍國主義,可以顯得他與衆不同,可以給他帶來力量感,支撐他在絕望的生活世界裏走下去。孩子想象有希特勒那樣的人可以保護他、可以給他力量和希望,他將希特勒作爲一個全能的客體作爲認同的對象,讓自己成爲一個憤世嫉俗、要與這個世界劃清界限、從而給自己建立與衆不同的尊嚴。

我們的求助者的一些異於常人的說法和做法,未必不是他們在自己的世界裏活下去的手段或生存技能,儘管當他將之泛化到生活世界裏時,別人不一定能夠理解和接受。心理諮詢師就是要去理解這些表面言行對於來訪者的意義,去深入理解他的處境和感受。

02 專業諮詢師與超理性高材生的諮詢經歷

第二位老師,有專業的敘事療法受訓,帶來的是與一位理性很強的成年男性來訪者的數十次諮詢的分享。重點討論了敘事治療中涉及倫理的兩點,一個是諮詢超時的處理,包括與來訪者和機構兩方面的溝通,另一個是異性情感部分的處理。前者屬於“小倫理”,原則是以有益於來訪者成長爲考量,具體可以結合費用的設置,更加彈性的處理,如果機構沒有違背倫理的規則設置,應該遵從機構的規則。後者屬於“大倫理”,即使是敘事療法,同樣有不能與來訪者越界發展親密關係的紅線。

作爲諮詢師,對種種可能發生的情況,迴應體現了專業性。無論涉及大倫理還是小倫理,都可以以真誠、透明的態度,跟來訪者直接討論,敘事更強調不帶預設和猜想、用直接詢問來訪者的方式進行討論,遇到來訪者的迴避或者隱藏,可以儘量去理解和尊重其在意的地方,在合適的時機再遞進,如果不能把握好情感邊界,需要中止和轉介。在方法上,也應該基於對來訪者的判斷,評估敘事療法的匹配性,以來訪者爲中心,選擇合適的方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