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

7.30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爲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陳國的司寇問孔子:“魯昭公知禮嗎?”

直接問孔子,你的國君知不知禮?這個問題,很有挑戰性了。

孔子乾脆利落地回答說:“知禮。”

陳國司寇招呼孔子的弟子巫馬期,向他一作揖,請他上前來,對他說:“我聽說君子不黨,沒有偏私。你的老師不是君子嗎?他有沒有偏私呢?那魯昭公,娶了吳國同姓女子,叫她吳孟子。這都叫知禮的話,那還有什麼人是不知禮的呢?”

巫馬期回頭把這話告訴孔子,孔子說:哎呀!我真是幸運哪!我有錯,就有人給我指出來!

❤️賦能王解讀️❤️

大家早上好!日更演講,成就夢想!寫作加演講,七倍速成長!越付出,越富有!

先簡單的回顧一下昨天講的內容。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老夫子說:仁德離人很遠嗎?我想要仁,它就來了。

關於這句話,我們昨天做了比較深刻的解讀,大家知道仁在自己的心裏面,不需要向外面來求索。

關鍵是你知道仁,還要去做,這就達到仁了。但是這個狀態要一直保持下去,要有恆,一直堅持下來,你才真正達到仁的標準了。

比如說顏回三月不違仁,我們不能就一個念頭是仁,接着就換念頭了。

大家記住,仁不遠人,道不遠人,每個人天生都懂都會,關鍵是你的態度,意識和毅力,用上一些儒家修身的心法,你會越修越投入的,只要你真正的能夠堅持做下去,你會嚐到甜頭,嚐到甜頭的你會越來越喜歡。

❤️今天我們學習的這一章,剛纔我也說了,有非常非常多的知識點,你能看懂了聽明白了,那麼你以後在社會上立身處世就更順心,得心應手了,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該承擔什麼責任,就不得了了。

先看原文。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爲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首先說一說陳司敗,陳就是陳國,司敗是官名,也就是司寇,掌管刑獄的,相當於現在的司法部部長,是一個位高權重的人物。

這個背景應該是在孔子周遊列國到陳國的時候,陳國司寇來和孔子交流。

說到這裏,大家應該明白,你出國了,和外國的官員在一起交流,你已經不單純代表你自己了,你代表的是魯國人。

就像我們現在中國人到了國外一樣,你不單是代表你自己,你是代表中國人的形象,這個時候說話辦事一定要注意了,不能隨隨便便的就張口就來,說話不經思考,這樣的話你會給自己的國家抹黑的。

陳司敗直接問孔子,魯昭公知禮乎?

這句話非常具有挑戰性,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難以回答的問題。這句話是陳司敗設的一個局,你怎麼回答都不對,爲什麼這麼說呢?

假如孔子說他知禮,立馬就落入陳司敗的陷阱,因爲他說這句話的目的就是告訴你,魯昭公不知禮,因爲下面的內容就足以證明了,等會我們接着往下講。

如果孔子說魯昭公不知禮,那也不對,爲什麼呢?因爲我們以前講過,儒家思想裏面,子爲父隱,臣爲君隱,就是父親犯錯了,或者君主犯錯了,我們在外人面前要給他留面子,要幫他遮掩一下。

不能像有些人說的大義滅親,在外人面前說自己父親或者自己國君的短處,壞處,大肆宣揚,這是極爲不知禮的。

如果孔老夫子說魯昭公不知禮,那陳司敗就會認爲你孔子不知禮。

孔子怎麼回答呢?說:知禮!然後不談這個問題,也不多說話,走了,撤了。

巫馬期姓巫馬,名施,字子期,比孔子小三十歲。陳司敗聽了孔子的這個回答,不滿意,就對巫馬期作了一揖說,咱倆聊聊。

聽聽陳司敗是怎麼說的:我聽說,君子不黨。難道孔子也結黨嗎?先提出這個疑問。這樣說的根據是什麼呢?

當時魯國的當政的國君是魯昭公,說魯昭公娶了吳國的一個同姓的女子,叫吳孟子,應該叫吳姬。吳是當時的諸侯國,姬是姓。

也就是說,魯昭公違反了當時的禮制,同姓不結婚。魯昭公做了那麼明顯的一件錯事,還能叫知禮嗎?如果他都知道禮,那還有誰不知道禮呢?

這句話說的非常尖銳,通過這個來告訴你,他做錯了,如果他要是對的話,那全天下都對了,哪還有錯呀?就沒有錯的了。

巫馬期回頭就把這句話就告訴孔子,孔子說:哎呀,我真是幸運呀,我有錯,就有人幫我指出來。❤️

看到沒有,孔老夫子敢於承擔錯誤,沒有向巫馬期來表明我很爲難,我就應該這樣說,沒有錯。

而是說,是我錯了,有人指出來,我要感謝他。

這是把國君的過錯攬到自己懷裏,替他承擔,是臣爲君隱。如果有功勞,那是國君的,如果說有錯誤,那是我的。

具體的來分析一下,就是這一段,其實是個啞謎,故事有點長,分三個話頭來講。

第一個話頭就是吳國的公主爲何與魯昭公同姓!爲什麼呢?因爲吳國的來歷決定了。

周文王有兩個伯父,泰伯和仲雍。在論語的下一章就會講這個故事。

太伯是周太王的長子,仲庸是老二,周文王的父親季歷是老三。

太伯和仲雍都還沒有結婚生子,老三季歷就是周文王的父親,已經生了周文王姬昌。

太王非常喜歡這個姬昌,就想傳位給季歷,然後季歷再傳給姬昌,也就是文王。

泰伯看出來了父親的心思,就和仲庸兩個人,主動讓位給三弟,但是還不能明說。

當時有禮法,要長子繼位,兩個人就託採藥之名,離家出走了,一直走到國人找不到的地方,把當地的野人組織起來創立了吳國。

也就是說吳國的先祖,是周文王的兩個伯伯。

而魯國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的後代,所以這魯昭公和吳國的公主,他們是同姓,都是一個祖先周太王,按照周禮,同姓不結婚,魯昭公當然是失禮啦,證據確鑿。

第二個話頭就是爲什麼要討論魯昭公是否知禮呢?

第一就是因爲魯國是禮儀之邦,因爲周禮就在魯國,魯國國君是周公的後代,周禮正宗。

二來魯昭公頗有威儀,有知禮之名,當時魯昭公就是以知禮著名的。

陳司敗一問就是打蛇打七寸,直接就把他給擊敗了。

在《左傳》裏有記載說,魯昭公出訪晉國,一舉一動威儀得體。晉平公說,魯君真是知禮啊。

晉國大夫叫女叔齊評論說:他那個叫儀,不叫禮。也就是說,他只是表面儀表堂堂的,是儀,不是本質的禮。

爲什麼呢?因爲魯國君弱臣強,權柄都掌握在三家季孫、孟孫、叔孫手裏,國政混亂,哪有什麼禮啊!陳司敗之問,正是在這個背景之下,叫一語中的。

第三就是孔子對陳司敗的回答和對巫馬期的迴應。

陳司敗問這個問題,孔子當然知道問者的用意,也知道問題的答案,但是面對外國官員爲本國國君掩過,他一點也不含糊,一句知禮,就把對方的話堵回去了。

你明顯是心裏有答案,你還來跟我討論,你這不是想要我難堪嗎?對不起,就是知禮,不和你多說。

但是你孔聖人就是制定禮的標準的人吶,因爲孔子一直致力於恢復周禮嘛!

你這樣說,傳諸後世不就把你的標準搞亂了嘛,孔子很爲難!所以等巫馬期給他傳話的時候,他馬上說:哎呀,是我錯了,我錯了。

他依然沒有告訴巫馬期說是國君錯了,我是故意怎麼樣,這樣的話,那樣就有點標榜自己了。

如果有好處,就歸國君,如果說是有錯就歸自己。也不爲昭公掩過以誤天下後世的價值標準,因爲我承認我錯了。所以說那就是魯昭公不知禮,所以說如孔子這麼一說就扳回來了,但是他也沒有直接對外人來批評自己的國君以失禮和有辱國家尊嚴。

所以就在這一問一答之間,聖人的修養就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了,音容笑貌躍然紙上,讓人如同親臨。

這一段大家聽起來是不是特別有意思呀?再給大家加個料。

一個人你位置高了,歲數大了,或者說威望高了,德高望重,你會發現,你身邊沒有人敢給你提建議了,沒有人敢說逆耳的話了。

就像皇帝,往往會稱自己孤,寡人,爲什麼呀?因爲他到那個位置高處不勝寒,別人也不敢亂說話,因爲一旦說不好就可能觸怒你,就讓你難堪,而他的位置在這擺着呢,就很容易去傷人。

所以底下的人要麼就因爲你位高權重而討好你,要不因爲你名氣大而不敢說話。

你比如說我今天解讀論語,要是哪句話說的錯了,你可能都不好意思說!大哥能錯嗎?錯了也不好意思指出來,怕我丟臉對不對?所以這個時候就很難有人說真心話了。

陳司敗能問自己這樣刁鑽的問題哈,指出我的不是,孔子也感到很高興,大家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啊?

那還有一個,咱再說一說,同姓不婚。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國作爲四大文明古國,是唯一一個一脈相承下來的,沒有斷層,沒有斷代,雖然說也出了無數問題,就與同姓不婚有極大的關係。

大家都知道近親結婚容易出問題,現在國家法律規定明確禁止近親結婚。

這是有原因的,因爲基因相同,容易出問題,所以說,中國古代就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了,別說什麼兄妹結婚了,更近一點就是同姓都不能結婚,就是爲了讓這個種族能夠順利的優良的傳承下去。

在那個年代就有這個見識,這是不簡單的。

我小的時候,我姐相中了一個對象,挺喜歡的,對方也姓張,我父親就死活不願意,說同姓不結婚。後來就沒成。

當然了,父親有點老封建了,這個同姓已經八杆子打不着了。

現在不是特別講究了,同姓太多了,比如說姓李的,姓張的,姓王的,都是大姓。可能500年前是一家,現在沒那麼講究了。

在孔子那個年代,春秋末期,戰國初期,離周太王那個年代應該幾百年過去了,他們還講究同姓不能結婚。

時間也差不多了,再簡單的給大家回顧一下。

通過陳司敗,孔子,巫馬期三個人之間的對話,從這裏大家應該可以有很多收穫。

第一,外交場合要注意,子爲父隱,臣爲君隱。

第二,同姓不結婚,同姓結婚就爲失禮。

第三,有善給領導,有過歸自己,這是非常高明的,應當是一個做臣子的標準。

今天這一章就解讀到這裏了,明天我們來繼續解讀下一章。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具體什麼意思呢?我們明天繼續。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