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9.20:高效工作

最近讀到《豐田高效工作法》,在此記錄下自己的感悟:

1、樹立一個觀點:只有產生價值的行爲,才能算作真正的工作

2、把自己的工作做成清單,反覆梳理其中不合理或可改進的地方,改善工作的順序如下:

   a、作業改善:優化自己身邊工作的作業流程或動作;

   b、設備改善:工作環境和設備是否也可以優化改善;

   c、小處改善:不以善小而不爲,立即投入小的變革。

3、以敬畏的心對待上游同事,以服務的心對待下游同事,把他們當客戶。要記住上下游的工作形成了“生產鏈”,減輕別人的工作壓力,其是是在幫助自己。

4、重視現場。對於我來說,出差就是出現場,非現場可以做分析,現場是用來對前期分析結果進行驗證或者用來找出新線索的。

5、人際關係要多聽少說。講話滔滔不絕的人,就是喜歡佔據社交主動的人,他第一次這樣做,大家可以忍,第二次大家勉強給個面子,第三次、第四次別人就會無視他,因爲你忽略了別人的感受,別人不可能一直遷就你。

6、小的努力日積月累會有大的改變,從量變到質變,先要有行動力,有量。比如在公司組織讀書活動,看上去沒什麼實際用處,但是每次讀書分享、計時演講、PPT展示不就是在日常練兵嗎?

7、問題是進步的起點。不要擔心問題麻煩,而要慶幸這些問題背後很可能存在大機遇。

8、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毫無行動力,“避免失敗”的思維,也就讓自己避開了“學習”的上升通道

下面把這三週的學習情況總結如下:

一、寫了0篇文章:

二、讀完3本書:

大衛.班布里基《中年的意義》

原正彥《豐田高效工作法》

吳鉤《風雅宋》

三、學習得到專欄、關於政治、經濟、歷史、前沿科技、文學的文章40篇。

四、聽書35本。

五、俯臥撐2280個,引體向上71個,平板撐0分鐘。

六、考試學習26.5小時。

又出了一個將近十天的長差。開始還堅持鍛鍊、學習,最後工作的壓力還是讓自己選擇了放棄。

上班是熟悉,出差是意外;上班是維持習慣,出差是破壞習慣。

有人說:喜歡=熟悉+意外。

辯證地看,正常上班讓自己堅持着好習慣,維持了工作的平衡;而時不時出差卻爲生活加入了一點新鮮的東西,打破了平衡,製造了意外;於是,我喜歡上了這樣的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