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有套路

語言能力、記憶能力、還有思維能力。可以說這三者也是所有科目通用的學習法。

一、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如果孩子的語言能力強,那麼所有科目其實都會有進步。爲了去培養孩子良好的語言能力,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做準備。第一個步驟分解能力,無論什麼科目,“步驟分解能力”在學習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爲了先做這個……,”我們要讓孩子們安排好順序、統籌規劃。如果他能夠有分清主次輕重的能力,對孩子來講就非常的關鍵。

因爲,學習它就有點像烹飪。從最初的食材到最後的裝盤,兩者的聯繫就是烹飪步驟,流程和學習差不多。我覺得解數學題和烹飪一樣,也是決定初始條件和最終目標,補全中間過程即可。

如果要讓孩子們來觀看土豆燉牛肉、蛋包飯的10道、20道工序並且做出來筆記,也會有助於他們的學習。看完視頻後,讓他們不看筆記來複述烹飪的步驟。這樣練習多次之後,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能夠記住並且流利地複述出來,參加烹飪節目也沒問題。而這鍛鍊的就是孩子的步驟分解能力。

果果他們從上小學一年級開始,數學題就會有很多的應用題。因爲我一直跟他講,我要跟他一起來學習,所以他身上就承擔了一個老師的職責,每天回來就會把課堂上所學到的題講給我來聽。最開始的時候他表述不太清楚,他不知道怎麼樣來複述解題的過程,但是慢慢的隨着他不斷地去鍛鍊這個能力,我會發現當他能夠口述這個題是怎麼解出來的時候,他的步驟分解能力就越來越強,同時他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在不斷地提升當中,你想,他都能夠把應用題完整的講給你怎麼樣來解題,那麼他在考試的過程當中,他就知道怎麼樣去做。

作者說,如果說不清楚運算步驟的人無論在書桌前坐多久也是白費時間。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讓孩子們產生低水平的勤奮,解釋說明能力,就是可以通過對着別人說話鍛煉出來的。所以這就是語言能力當中的第一個部分步驟,分解能力加解釋說明能力。

第二個我們要鍛鍊孩子們乾脆利落的說,作者在說這一點十分重要。習慣於陳述說明的人往往說話乾脆利落。

他在大學裏上課,就禁止學生們做PPT演講的時候說“嗯——”。當初他們4月份入學的時候,經常把“嗯——”之類的詞掛在嘴上。爲了消除口頭禪,他就實行了“15秒演講”,讓他們在15秒內一口氣說完,從而會意識到說“嗯——”是浪費時間。他一直在教育這些大學生,“不要‘嗯——’要開門見山的從結論說起。”

乾脆利落地說也是一種能力,而且它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得來的。所以,越練習越能在15秒內把意思表達清楚。對於我們的孩子,如果是小學生來講,我們要讓他們在初步練習乾脆利落的說話的時候,要先允許他們說的稍微長一些。比如說我就發現果果在跟我描述一件事情的時候,經常會用到口頭禪“然後——但是——”哪怕他花了5分鐘才把這件事情說明白,我也會給他大大的鼓勵,然後我會接着去指導他:“剛纔你已經把這個說得非常好了,那麼現在如果我們可不可以挑出來一些必要的詞句,試着加快一些語速。去掉‘嗯——’‘然後’之類的訊的詞。

經過練習,他可能會從5分鐘變成了4分鐘,4分鐘又會逐漸的到3分鐘、2分鐘、1分鐘。大家想想看,現在的視頻號,抖音這種短視頻,是不是他們的遊戲規則都是要拍一分鐘之內的短視頻,所以如果我們的孩子能夠掌握這種利落的說話方式是很重要的。他只要做到言簡意賅,就已經稱得上“聰明”。所以,爲了孩子們着想,我們務必要花時間訓練,要讓他們學會乾脆利落的說話。同時這一點其實就是在讓孩子們練習口才。

世間萬物大多由語言信息構成。既然我們用語言來描述事物,那麼隨着語言水平的提高,表述也就會更加的精準。所以要讓我們的孩子不斷地去鍛鍊他們的語言能力,聽得懂看得懂,能夠理解閱讀的內容,理解電視裏面所播放的一些新聞的要點,做到這些就再好不過了。

所以就算是小學生,也能夠理解大部分的社會時事。拋開一些專業的內容,讓孩子們在家來鍛鍊他的語言能力,藉此不斷加深對社會的瞭解。

另外在語言能力當中,我們還要去提升孩子們的理解能力,對孩子們來講理解能力非常重要,如果他不能夠理解這個題目說的是什麼意思,他根本就無從去解決。所以對於一些數學的這種應用題,我們可以幫助孩子這樣逐步來分析。比如說:“這道題問的是什麼?他爲了求得什麼,只要知道什麼就行。”像這樣不斷地去啓發和孩子一起去思考每個問題,用什麼步驟、按照什麼思路,這些都讓孩子說出來。對問題解釋不清也就做不出來,所以口述解題方法就很關鍵。

理解題目文字的內容是做數學題的先決條件,這就牽扯到語文水平。理解題目內容了嗎?知道題目想問什麼嗎?解題需要運用什麼公式或定理?如果孩子能夠準確地說明這些內容,那之後就只剩下計算了。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數學方向偏弱,解不出數學的一些應用題,那麼最好不要把原因歸結於孩子不會計算。其實你要明白孩子做不出題是因爲沒看懂題目,他沒有那麼好的理解能力,所以在這個情況上,我們要去幫助他,怎麼樣才能夠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呢?我們要用這種方式去問他,然後問完了之後,他如果能夠把這道題做出來,然後再讓他把口述給我們,告訴我們解題的步驟,讓他來教給我們,這樣的話孩子就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地去提升他的理解能力了。以上就是我們講到的所有科目通用的學習方法之一,語言能力強。

在這裏作者還延伸了一點,他說做例題是我推薦的學習方法。

但不是我們的孩子要無限制的刷題,因爲他做題其實是爲了讓他去了解典型的題目怎麼樣去做,要讓他通過自己的方式把這樣的步驟去講出來,所以刷題的目標是爲了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而不是機械式的做題。因爲如果孩子們只是想着“必須無休止的做題”,人們就會心生畏懼,但是如果知道解出這兩道題,如果我能夠把這個題目解釋清楚,我就不需要再做更多的題的時候,那麼孩子們就不會感到焦躁。

二、記憶能力

記憶能力。人與人之間記憶力的差別是從何而來?它來源於“記憶法”的有無。在全美記憶冠軍賽中獲勝的記者喬舒亞.福爾。他在“TED”的演講當中曾經說過一段話,他說自己並非天生記憶力超羣,只不過是因爲學會了記憶法。人們常說自己“記憶力好”“記憶力差”,這是屬於主觀臆斷,其實記憶力並不存在平均的基準。

按福爾的說法,記憶時“建立聯想”十分重要。其實世間有很多的記憶法爲數衆多,但其實模式也就那麼幾種。比如說把要記的東西連城動態影像、組成圖片,或者編成故事、順口溜,串起來記憶、用發音記憶,諸如此類等等。把要記的事物和自己容易記住的事物聯繫起來,印象就會更加的深刻。

聽到這,你就明白了其實記憶力沒有什麼天生的好與壞的差別。最重要的是你要掌握正確有效的記憶的方法,對我們的孩子們來講,其實學會正確的記憶方法也是蠻重要的一件事情。其實我們對於應試的教育最嗤之以鼻的就是死記硬背的方法,確實我們不應該用這樣的方式去逼迫着孩子們去學習,讓他們成爲死讀書,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的孩子不需要去記任何的東西,因爲記憶力它是一個基礎,在這個時代信息龐雜,人們必須大量的吸收信息,並且能夠自我消化後靈活運用,所以記憶力它是首要的能力。

如果不能夠牢固記憶,即使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你也會因知識基礎不紮實而缺乏說服力。所以對於記憶能力這件事你首先要重視,他要知道他是孩子們需要提高的一項能力。那麼另外就是要告訴孩子們,其實記憶它並不存在天生的能力差異,要去消除孩子們的畏懼心理,這樣障礙就會減少很多。我們如果教給孩子們正確的記憶的方法,這樣的話孩子就能夠去提升他自己的能力。

在孩子背單詞、記解法的時候,告訴他們:“肯定有適合你自己的記憶法,想辦法去掌握它。”

我們在這兒就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實驗名爲“Baker的問題”。Baker這個單詞包含有專有名詞的“Baker”和普通名詞的“baker”。”兩者讀音相同,前者是“人名”,後者的意思是“麪包師”。

在實驗中,向兩位實驗對象來介紹某人,說這位是Baker,並讓他們記住。介紹的時候,向其中一位實驗對象介紹名“Baker”(貝克先生),向另一位介紹職業“baker”(麪包師)。

過了一段時間,分別問兩名實驗對象“他叫什麼名字”和“他做什麼工作”,結果發現他們對人名記憶不深,反應往往是“他叫什麼來着”。相反,幾乎沒有實驗對象忘記那人是麪包師。

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因爲對實驗對象來說,人名的“貝克先生”與自己毫無關聯。相反,至今沒接觸過麪包師的人少之又少,麪包師和自己有某種關聯。因此,“他是麪包師”這句話就自然而然地印刻在記憶當中。所以你看如果你想要記住一個單詞,你需要讓它與自身相關的事物去關聯起來,這樣更容易記住,這就是我們可以教給孩子們的一種記憶的方法。

我們再介紹一種“把事物和自己聯繫起來”的方法。

人們常常說外出的時候“勿忘10件事”,比如說關煤氣、關電源、關窗戶……有10件之多,人們恐怕很難記住。但如果想象一下自己按什麼具體順序來行動——比如說先去廚房把煤氣關掉,摸摸開關確認電源是否關閉,之後走到窗前關窗戶……把它們一一的變成影像,10件事也就不難記住了。

如果單純將10件事作爲10項內容聽一遍,記起來肯定會有遺漏,在腦海中親自操作一下則容易記住。另外還有漢字記憶法,將印象模糊、寫不出來的部分畫個圈,只寫能寫的部分。不必追求一次性把那些漢字全記住,在自認爲最難的地方畫紅圈,逐一攻克,慢慢記住寫法。

所以你看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記憶的方法,我們都可以讓孩子們去嘗試,這樣我們就可以告訴孩子們:“肯定有適合你自己的記憶法,想辦法去掌握它。”去提升你的記憶能力。

三、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這個能力更重要的是幫助我們的孩子來克服不安,擺脫困境。因爲有時候孩子們在學習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天天堅持還是記不住單詞,”或者說“我做了好多題了,做到後面我就忘了前面,做的再多也是白費功夫”。所以可能孩子們就會有一種明明已經這麼努力了,但是做的再多也是沒有什麼結果這樣的一些想法。我想作爲成人的,你是不是也曾經體會過這種心情呢?其實事實上很多孩子在努力之前已經被不安情緒產生的壓力擊潰了。他覺得我“就算學了估計也不行”“我大概天生腦子笨,學了也白學”“這種方法到底好不好?”“總覺得做什麼都沒用”,他們被種種擔憂壓垮,無法專注於眼前的學習。

說白了他們在這種狀態下並沒有學習,雖然他們心神不寧地想着“必須學習”,實際上手頭的課業卻沒有進展,也缺乏效率,到後來徒勞無功,於是他們心生怨念“我明明已經這麼努力了。”他們覺得自己“這麼努力”,是以花費的時間來衡量的,但學進去的內容並沒有多少。其實,用時間來衡量努力程度是最危險的做法。

在這種情況下,作爲父母我們怎麼辦?首先你不要去指責孩子,不要覺得說你怎麼看別人家的孩子都能怎麼樣,怎麼你做不到,或者說你怎麼就這麼笨。當你這樣在指責孩子的時候,其實他在內心也會給自己有這樣的一個思維定勢,我就是笨,我就是不如別人,我就是學不會。所以這樣的指責是無濟於事的。我們其實要幫助孩子們的是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比如說教給孩子做筆記的方法,不是說筆記有多麼的漂亮,更重要的是我們怎麼對知識點的清楚理解,並且用筆記去呈現出來。再比如說我們講到的有效的記憶的方法,這些通通都可以教給我們的孩子。

另外我們也要告訴孩子們,其實在學習上有一個敵人叫做“停滯”。學習的進步曲線它往往不是一個直線,不是一路上升的,而是它會呈階梯狀,有的時候會進入到一個瓶頸期,會停滯一段時間,但是如果你不懈的去努力,用正確的方法依然還是會去進步的,進步一段時間可能又會停滯。

其實你正確的去看待這個停滯期,就會發現其實它不是單純的停滯。細細的觀察,其實你會發現自己在這個時期會有一點點地提高,它就是在積累量的過程,如果我們的孩子在停滯階段就自暴自棄了,是十分可惜的。所以在這個情況下,他更需要的是我們父母的鼓勵。我們不是一味的去說你爲什麼還沒有考一個好成績,而是要告訴他這個時期就是在積累的,我們可以陪着你去度過這一段,那麼這樣的話孩子纔會形成階梯式的進步。其實這也是一種思維能力,你怎麼去看待學習的過程?

另外我們也要告訴孩子們,其實戰勝不安、愛上學習的竅門就是“單點突破”。先從所有的科目當中找到自己特別感興趣的,從這個科目入手去進行突破。要讓孩子去產生信心“我能學好”。比如說如果孩子抱怨數學好難,我們不要斥責他“你必須得做,你快做”,也不要趕鴨子上架。我們可以商量一下,你不是愛看書嗎?先試試語文能學到哪裏?先學學語文,在孩子打開思路後鼓勵他,不斷地去提升他的理解力,然後再繞回來再學數學。這樣的話孩子們就會繼續的去努力,而且如果他某一個學科能學得很好的話,就會讓他產生一種自信心。孩子不斷受到肯定,就會消除不安,不覺得努力學習是一件苦差事了,所以你一定要看見自己孩子的閃光點,看見他的優勢,不斷地去鼓勵他。

講到這裏關於各個學科通用的學習法,我們就介紹到這裏。最後再來回顧一下,今天我們講到了三點,第一語言能力,第二記憶能力,第三思維能力。

所以當你在輔導孩子學習的這件事情上,先從這三個能力的點去出發,這也是我們孩子能夠攻克各個科目的一個基礎的能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