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 CodeConf:七牛雲陳超談“開源”需迎難而上

華爲 CodeConf 2020 軟件技術大會,於 9 月 19 日在華爲上海研究所舉行,至今已舉辦四屆,旨在聯合開發者,促進高度垂直、高度人才集中、高度明星企業集結的互聯網與軟件行業技術交流。今年以「開源」爲主題,探討開源文化、社區發展、企業與開源、以及開發者如何參與並融入開源社區等相關話題。

七牛雲產品與研發副總裁陳超應邀參加大會,分享了他對開源的看法和建議,並從國內外大環境現狀、市場需求轉變以及技術創新趨勢等方面,暢談了「開源」對個人開發者、公司、以及全社會帶來的價值,以及軟件產業鏈各不同角色對於「開源」的思考。

開源:道阻且難,迎難而上

七牛雲陳超表示:「步入 2020 年以來,全球的經濟、產業、科技等領域都發生着巨大的變化,尤其「新冠」疫情的大流行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維持 20 年的中美經濟平衡已不復存在。中國企業在部分地區的國際市場準入也日益嚴峻。以華爲爲代表的國內優秀科技企業面對嚴峻的封鎖和打擊,愈發重視「開源」,不斷在開源技術上加大投入和探索。」

在此大環境下,2020 年 3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加快 5G 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簡稱「新基建」)。「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其中,5G 基建、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多個板塊與數據密切相關。

在「新基建」政策加持與技術變革的時代背景下,雲計算產業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無論是軟件國產化的自主突圍還是軟件開發環境的自我改造,「開源」對七牛雲來說,是「大勢所趨」的選擇。七牛雲作爲行業領先的雲計算和數據服務提供商,在整體系統的整合與適配、行業生態及兼容性方面積極參與推動,「雲+數據」技術在自主可控及新基建的場景下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生態:不僅是手段,更是全局

2020 年,「新基建」概念很火,但與此同時,由於市場生態、技術相對滯後等實際國內情形,並未形成太大優勢。一些軟硬件產品「國外替代」的自主可控,是迫不得已的守勢。而要建設好「新基建」,最重要的核心是轉變「以攻爲守」,以開放的姿態來對待不開放。

七牛雲陳超表示,技術開發應避免單兵作戰,協同合作、多方共贏纔是王道。各企業應充分發揮所長:平臺型企業積極打造整體生態總控大腦;應用服務商深耕金融、製造、交通、農業、醫療、教育等垂直領域;硬件企業以硬核技術和服務入局。而對於層出不窮的新興技術,我們可以先做加法,再做減法,以便確保這些技術能夠真正解決企業痛點和市場需求,提升價值。

陳超表示:「令人欣喜的是,近年來中國以華爲爲代表的多家領軍企業開始以開放合作的態度,建立開源的行業生態聯盟。在這之前,七牛雲也一直以開放的心態與多家合作伙伴友好協同,共建生態。我們認爲產業合作大於競爭,我們希望利用自己的技術建設一個開放的、公平的、包容的生態圈。用自身的技術優勢,搭建開放平臺,共建行業生態聯盟。」

思變:爲數據科學而生的開源語言 Go+

七牛雲陳超介紹到:「軟件之所以爲「軟」件,就在於它的迭代效率更高;只有變化纔是不變的,變化(迭代)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理解變化,透析變化的規則!」

Go+ 的誕生就是爲了適應未來。Go+ 是一款靜態語言,它與 Go 完全兼容,是一款語法簡潔的語言。Go+ 作爲一款數學軟件與通用軟件結合的語言,其爲數據科學而生,旨在完成 Data Science 基礎設施化。此外,陳超還介紹了在 Go+ 基礎上衍生出的 GoTorch、NumGoPlus、GoMath 等未來規劃,並表示:「數據科學蘊藏着巨大的潛力,未來比預想中來得更快。優秀的開源語言不僅能在數據科學時代發揮更大的效能,更能推動數據科學的高效進步。未來,Go+ 會在維持 Go 的語法簡潔性的本色之上合理准入簡化語法,讓使用者能夠將數學語言和通用語言的核心價值最大化。」

在演講最後,陳超還從深度學習編譯器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了 Go+ 的一些動作和規劃,包括 Swift for TensorFlow 出現的背景與原因,引起了現場的熱烈討論。陳超表示,大家以後使用 Go+,簡潔程度可比肩 Python,性能看齊 C++,並且訓練和推理使用同一種語言,可以運行在任意終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