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修】印祖法語:開示淨土唸佛“修止”精義!

一、唸佛人忌靜坐時切不可掐珠,掐珠則神不能定,久則受病,臥時亦然。唸佛人忌臥倒姿勢出聲唸佛,傷氣。

二、唸佛人宜小聲念念,默唸念,忌不可一味大聲着力念,否則必致受病。

三、聚道友念,宜分三班,一班出聲繞念,兩班靜坐密念,如此成天念,不至過勞。若一同出聲念,久則過勞,或致受病。

四、唸佛須聲音高低適中,緩急合宜,若高聲如趕賊之猛烈,始則心火上炎,或至吐血,以成不治之病。

五、唸佛人當善調身心,心遠離妄念,身得閒暇無病,方可辦道。

六、唸佛忌夾雜:舉其正夾雜者如求大徹大悟,得大總持等。舉其邪夾雜者如唸佛外又研究外道雜藉修外道法。不夾雜定義除信願行外不起他念非份之求(非指除唸佛外不起他念)除唸佛外朝暮向佛必鬚髮願。平生絕無信願者臨終決定難仗佛力。

七、善導大師示“專修”與“雜修”。

專修指:

1、身業專禮(凡圍繞及一切處身不放逸皆是)

2、口業專稱(凡誦經咒能至心迴向,亦可名專稱)

3、意業專念。

雜修謂:

兼修種種法門,迴向往生,以心不存一,故難得益,則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往生。

八、善導令人一心持名,莫修雜業者,恐中下人以業雜至心難歸一,故示其專修也;永明令人萬善齊修迴向淨土者,恐上根人行墮一偏,至福慧不能稱性圓滿,故示其圓修也。

九、若是精修梵行,禪定力深,則往生品位更高,見佛聞法最速。即大徹大悟,斷惑證真之人,亦須迴向往生,以期圓證法身,速成佛果。

十、淨土修行之法:

1、退可閉關專修;

2、中可世間隨緣唸佛;

3、進可一門深入,並萬善圓修,均可。

十一、唸佛人忌去不淨之地,如廁所、浴池等場所出聲唸佛,當默唸爲益。

十二、唸佛人忌涉獵外道典籍,修持外道之法煉丹運氣及扶乩等法。

十三、念觀音發願求生西方,亦可滿願,以彌陀、觀音同一度生之事,非有二義也。

十四、唸佛宜六字。四字亦可。如初念則六字。念至半,或將止,則念四字。若始終不念南無,便爲慢易。

十五、唸佛法器,唯用引磬,其他一切,概不宜用。引磬聲清,聽之令人心地清淨,木魚聲濁,故不宜用於臨終助念。又宜念四字佛號。初起時,念幾句六字。以後專念阿彌陀佛四字,不念南無,以字少易念。病人或隨之念,或攝心聽,皆省心力。

十六、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當此等苦事發現之時,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若氣促,則只念阿彌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

十七、睡時當默唸,不宜出聲。宜只念阿彌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難念。若衣冠不整齊,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潔淨處,均須默唸。默唸功德一樣,出聲於儀式不合。

“人在世間,不能超凡入聖、了生脫死者,皆由妄念所致。今於唸佛時,即作已死未往生想。於念念中,所有世間一切情念,悉皆置之度外;除一句佛號外,無有一念可得。何以能令如此?以我已死矣,所有一切妄念,皆用不着。能如是念,必有大益。 ”

“天下無二道,聖凡無兩心。舉古今中外,莫不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及因果報應生死輪迴之事理,爲立身行道,治國安民之本。良以此種事理,皆吾人性分中所固有之常彝。無論智愚賢否,悉皆具備。其所作所爲,或有符合悖戾之不同者,乃由閒邪存誠,克己復禮。及迷心逐物,肆意縱情之所致也。”

“佛法要義,在無執着心。若預先存一死執着得種種境界利益之心,便含魔胎。若心中空空洞洞,除一句佛外,別無一念可得,則庶幾有得矣。”

附:印光大師簡介:

蓮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師(1861—1940),即釋印光,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又因仰慕佛教淨土宗開山祖師—當年在廬山修行的慧遠大師,故又號“繼廬行者”。俗姓趙,名丹桂,字紹伊,號子任。陝西郃陽(今合陽)路井鎮赤東村人。

印光大師一生棄絕名利,以身作則,極力弘揚淨土宗,其在當代淨土宗信衆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其影響所及,不限於淨土宗,也護持了中國近代佛教;不僅傳承了佛教,還傳承了傳統文化。

印光大師與近代高僧虛雲、太虛、諦閒等大師均爲好友,弘一大師更是拜其爲師。後人將其與虛雲、太虛、弘一併列,合稱爲“民國四大高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