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階段性覆盤

一直都想寫關於客家文化的文章,可是遲遲沒有動筆,不知道寫什麼,不知道有什麼事情可以寫,這個夢想一擱就擱了好多年。最近我在文學羣裏,大膽地把想寫這類文章的想法說了出來,結果一寫就寫了四篇,這真的是“心不喚物物不至”。萬事開頭難,今已開了頭,可喜可賀,我要爲自己點贊。幾年前建立的專題《一瓢客家文化》,現在終於有內容收錄進去了。接下來就是要努力維護這個主題,每天不忘給它澆水、施肥、修枝、鬆土,讓它茁壯成長。最終讓它在藝苑的花園裏,綻放出屬於自己的美麗。

真的動筆寫起來的時候,發現並沒有那麼難,現在還有兩篇文章在腦子裏等着我把它寫出來呢!但是也沒有自己想象的容易。

我先來複盤一下這四篇文章,分別是《客家人秋季掃墓》、《歷史名人黃峭》、《嘉慶皇帝稱宋湘:嶺南第一才子》、《客家人繫有料》。

《客家人秋季掃墓》,是記敘文和說明文,自己寫出來檢查一遍之後再發給文友,文友指出個別句子與整篇文章的格調具有違和感,建議我刪除。我覺得她說的有道理,就愉快地接納了她的建議。使文章讀起來,更加順暢,這就是文章給人點評的好處。自己看自己的文章,很難發現問題,別人一眼就看出來了。

修改一個詞,刪掉一句贅言,或者糾正一個標點符號,這些都是基本功。我文章更深層次的問題是,抒情描寫比較欠缺,偏重敘述和說明,顯得太“幹”,需要添加一些“水”,這個在以後寫文章的過程中要刻意練習了。

寫《客家歷史名人黃峭》這篇文章,周老師提醒我標點符號有幾處錯誤,我也有去糾正,只是一開始沒明白哪裏錯了。後來在周老師的指點下再次修改,才終於修改完善。這也讓我明白了,做事要認真仔細的道理,細節決定成敗,沒有對質量嚴格的要求,不可能寫出名堂來。

《嘉慶皇帝稱宋湘:嶺南第一才子》、《客家人繫有料》,這兩篇文章讓我學到了一個寫作的知識點。就是概括性的語言之後,要輔以案例和故事,否則就變成空談,語言空洞,沒有說服力。知道了這一個知識點,對我來說很重要,認知提升了一個段位。這也是隻有去寫了,才能發現問題。我感謝爲我指出問題的老師。

最後就是引用資料和文獻,不能大段大段地照搬,原因就是涉及到知識產權的問題,通常按照國家《圖書期刊保護試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五條“引用非詩詞類作品不得超過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總量不得超過本人創作作品總量的十分之一”。

寫文章引用別人的文章或是文獻,在所難免,但是要注意控制比例,否則原創性就無從談起。

通過對素材的吸收消化然後再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這樣是沒問題的,但這也是難點。寫作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但是我也不會知難而退,勇攀學術高峯,不畏艱難險阻,一步一個腳印,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