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南華真經》

《南華真經》,又叫《莊子》,因唐玄宗於天寶元年,即公元742年詔封莊子爲南華真人,故尊《莊子》爲《南華真經》。

莊子,名周,字子休,生於約公元前369年,卒於公元前286年,屬戰國時宋國蒙(現河南商丘東北)人。曾任蒙漆園吏。

莊子是戰國中期道家學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莊學的創立者,與老子並稱“老莊”。

《莊子》是戰國中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道家經文,它反映了莊子的批判哲學、藝術、美學、審美觀、政治、社會等諸多方面。原有內篇七篇、外篇二十八、雜篇十四、解說三,五十二篇,十餘萬言。郭象刪減後分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存三十三篇,大小寓言二百多個,六萬五千九百二十字,其中,內篇七篇;外篇十五;雜篇十一。該書包羅萬象,對宇宙生成論、人與自然的關係、生命價值、批判哲學等都有詳盡的論述。

一般學者認爲內篇即《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人世間》、《德充符》、《大宗師》和《應帝王》七篇爲莊子所著;而外篇不似莊子本人所作,可能出自莊門弟子之手;而雜篇更是駁雜而無統,大概既有莊門後學的作品,亦有別家東西雜入其中,多與莊子思想不符。一般閱讀主要是內、外篇。版本多是通行本,即《莊子》郭象本。

歷代道士多註釋《莊子》,較好者有成玄英的《南華真經註疏》三十卷,陳景元的《南華真經章句音義》十四卷,褚伯秀的《南華真經義海纂微》一百零六卷,這些均被收入《正統道藏》。

今日起,每晨讀讀《南華真經》,並寫些讀後雜想,與簡友共享!

讀《老子》,學道悟道,但不如續讀《莊子》關於道的思想,來的更明瞭。看莊子說道:謂“道有情無性,無爲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不不爲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爲深;先天地生而不爲久,生於上古而不爲老。”

關於道之用,“黃帝得之,以登雲天;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廣,莫知其始,莫知其終;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說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東維,騎箕尾,而比乎列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