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品讀183|晁錯論——禍由自取

北宋文學家蘇軾在其人物史論中寫了大量的翻案文章,別出新見,發人之所未見,啓人之所未思。晁錯曾提出削藩建議,後被漢景帝所殺。晁錯之死,人多嘆息,蘇軾卻翻空出奇,以獨特的視角,一家之言,寫就《晁錯論》,闡述了晁錯受禍原因,提出了仁人君子、豪傑之士爲國家安定應挺身而的主張。

《晁錯論》全文大意是這樣。天下的禍患,最不能挽回的,莫過於表面上安定,而實際上卻存在隱患着,這種隱患不去想方設法解決,會發展到無可挽回的地步。只有那些仁人君子、豪傑人物,才能夠挺身而出冒天下之大不韙,以求偉業。國家安定時,觸及禍患又能平定,才能讓天下人信服。禍亂髮生卻躲躲閃閃,讓別人去承擔責任,天下人自然會責難。

從前晁錯殫精竭慮效忠漢室,建議景帝削弱山東諸侯各國的實力。於是山東諸侯各國以殺晁錯的名義共同起兵。景帝就把晁錯殺了來勸服他們退兵。天下人都爲晁錯因盡忠而遭殺身之禍而痛心,卻不明白其中部分原因是晁錯自己造成的。自古以來凡是做大事業的人,不僅有出類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從前大禹治水,鑿開龍門,疏通黃河,使洪水東流入海。他事先預料有決堤、漫堤等危險,於是從容地治理取得成功。七國那樣強大,突然想削弱它,自然會起來叛亂。晁錯挑起七國之亂,不挺身而出,卻想留守京城,讓景帝御駕親征。自己是個引發禍亂的主謀,選擇安全避開危險,這就是讓忠臣義士們憤怒不平的原因。在這個時候,晁錯也不可能免於殺身之禍。按情理來說,皇帝御駕親征是勉爲其難的事情,但又不好反對,這時正好給袁盎進讒言的機會,達到目的。假若七國叛亂時,晁錯豁出性命承擔平叛重擔,夜以繼日像淬火磨刀似的訓練軍隊,嚴陣以待,讓君主不至於受到煩憂,那麼皇帝就會不覺得七國叛亂有什麼可怕。縱使有一百個袁盎,也不能離間他們君臣關係。世上的君子如果想要建立偉大的功業,那就不要考慮保全性命的計策。假如晁錯自己親自帶兵去討伐七國,不一定就不會成功。只因他一心想保全自身,而惹得皇帝不高興,奸臣正好趁此鑽了空子。晁錯企圖保全自己的性命,正是他招致殺身之禍的原因啊!

這篇文章總結了削藩失敗是晁錯被殺的原因。蘇軾認爲,晁錯被殺,首先有七國叛亂給皇帝造成的壓力和受到政敵中傷的原因,但又提出了另一個觀點,即晁錯自己也缺乏堅強的意志和臨危不懼的精神,纔給了政敵攻擊他的機會。同時,作者通過對晁錯改革失敗的嘆惋,表達出自己願意爲國效力但有志難展的抑鬱心情。

首先,闡明七國叛亂給皇帝造成的壓力和受到政敵中傷的原因。先是概說:“天下之患,最不可爲者,名爲治平無事,而實有不灃之憂”,暗示漢景帝時國泰民安的表象下隱含着的諸侯之患。接着,以患爲中心,從“坐”“起”兩方面進行分說。“坐觀其變”而不對禍患採取防範施,那麼禍患便會蔓延到無可效藥的地步;“起而強爲之”而不等待時機,則天下也同樣不能保持平靜安定的美好局而。用“此固非勉強期月之間,而苟以求名者之所能也”,概寫出歷史上的失敗者,又通過對晁錯的具體描寫,暗含着對晁失敗原因的評論。這兩句是論說的中心,起到了承上啓下的關鍵作用。“此固非勉強期月之間”上承“起而強爲之”;“荀以求名者”下啓“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後而,“天下治平”幾句,暗寫景帝時的“七國之亂";“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幾句,又虛寫七國起兵後晁錯的態度和反映。

其次,指出晁錯缺乏堅強的意志和臨危不懼的精神致使政敵攻擊。西漢社會時期諸侯的割據勢力嚴重威脅着封建的中央集權制度,晁錯繼賈誼之後,屢次向景帝提出削藩建議,他說諸侯王“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漢景帝採用他的策略,於是出現了七國之亂的局面。後來由於言晁錯被殺,後代之人多爲盡忠而蒙害的晁錯而悲嘆。但蘇軾這裏卻一反傳統老調,認爲晁錯獲罪是由於“有以取之也",從而使文章獨闢蹊徑、不同凡響。作者一方面緊扣史事,另一方面卻引發自己的觀點,先提出“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的觀點。之後便旁徵博引,用大禹治水的鑿龍冂、決江河和潰冒衝突的事件來舉例論證,提出“事至而不懼”、“徐爲之所”才能成就大事,以此而暗中指責晁錯的臨危而逃的行爲。蘇軾認爲削藩應該逐步進行,而不應突然想削弱它,驟削則必然導致七國之亂,這便是“無故而發大難之端"。

第三,表達自己願意爲國效力但有志難展的抑鬱心情。《三蘇文範》評爲:“此藪句發得如平波靜懶中忽跳起高浪”,然而運用兩個條件句,從反面對晁錯做出假設,把文章跳起的高浪又推向了更加深遠廣闊的海面。“使吳、楚反,錯以身任其危,日夜淬礪,東向而待之",意思是,假若吳、楚等七國叛亂時,晁錯豁出性命承擔這一危險的平叛重擔,夜以繼日像淬火磨刀似的訓練軍隊,向東邊嚴陣以待。這是假設晁錯並未臨危而逃,“使不至於累其君,則天子將恃之以爲無恐",讓自己的君主不至於受到煩憂,那麼皇帝就會充分依靠他而不覺得七國叛亂有什麼可怕,這是假設晁錯不使人主自將。那麼縱使有一百個袁盎又怎能使晁錯獲禍。最後,在慨嘆歷史之時,再一次指出臨危而逃自固其身是晁錯取禍的主要原因,從而起到了突出題旨的作用。作者生活時代,治平已久,文恬武嬉,積貧積弱,作者思治,故此論實爲有感而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