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心理

抑鬱不是肉體生病,而是靈魂生病。

如果肉體生病是機體出現問題,那麼靈魂生病就是心理出現問題了。

人的肉體一生中會經歷許多磕碰,傷害,病痛;靈魂一生中也會出現各種情志問題,比如小孩斷奶時大哭,送幼兒園離開父母大哭,類似經歷積累多了,適應了,在離鄉求學時反而不那麼鬧了,但心理狀態還是一樣的。隨後又會爲愛情、爲孩子、爲各種紛繁事……到老了,依然會出現相應的情志問題。

沒有一個人一生中不感冒,不摔跤,不磕碰。故也沒有一個人一生中不產生抑鬱。

說到底,正常人的抑鬱就是靈魂“飢餓”了,需要靠健康而正能量的愉悅感“充飢”,看一本好書、寫一寫書法、欣賞幾個美圖,都可以給靈魂“充飢”,不過切忌不可用“服毒”爲靈魂“充飢”,所謂給靈魂“服毒”,就是用打麻將、縱酒色、吸毒等做法麻木靈魂;特殊人的抑鬱就是靈魂“受傷”了,需要尋找靈魂的“傷口”在哪裏,心病須心醫,須找準因由,方能療愈好心靈。

在中國古代,沒有將“抑鬱”過度地誇大,也不會把鬱病與自殺捆綁,且古代強調“孝道”與“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輕褻”等理念,故自殺橫遭世人唾棄,並沒有現代這麼頻繁。

現代,不但把自殺全部歸罪於抑鬱,還把小小的情志微坎也歸類於抑鬱,又無節制地同情,使自殺者不但不以爲恥,反以爲榮。故自殺事件頻頻上演,因一篇作文受到老師批駁而跳樓,因養育之恩的母親一個耳光而跳樓,這樣的心理素質真的令人擔憂……

這種拿着放大鏡誇大抑鬱的做法,若不作爲負面教材,於國於家,必將後患無窮。

閒話少敘,還是先把古人的正能量拿出來分享一下吧。

(一)一隻蒼蠅治好的抑鬱

古代有個夫人,忘記她是什麼夫人了,反正是過着養尊處優生活的夫人。

不知何故,夫人忽然生病了,不喫不喝還老吐,又不是害喜,找了許多醫生都看不出有什麼病,很快就病得骨瘦如柴。擱現代,就定義爲抑鬱,再也離不開藥了,可偏偏是古代,還有一個智慧的醫生出現。

那醫生一號脈,並沒號出什麼病來,便覺得是情志問題,仔細追問原由,終於發現了病根,原來是夫人一日喝茶,感覺不小心喝到肚裏一隻蒼蠅,後來就產生了這些症狀。

醫者只開了一個催吐的藥丸給她,吐完,偷偷放在嘔吐物中一隻事先已準備好的蒼蠅,隨後找出那隻蒼蠅讓夫人看,夫人看見嘔吐物中的蒼蠅後大喜,經過安心調理後,恢復健康。

(二)一個玩具治好抑鬱

一個書生,落榜回鄉路上借宿,見主人愁眉不展,就問了一句。

原來主人有一個四歲的小兒,近期不喫不喝不動,整天呆呆的,面無表情,像丟了魂兒,像中了邪,躺着不動,已經奄奄一息,骨瘦如柴。叫了許多醫生也不知什麼病,故愁眉不展。

古代的讀書人,博覽羣書,識天文、懂地理,也掌握着一些醫術。

這個落榜書生馬上去看視那孩兒,通過看孩子眼神和把脈,斷定這孩子是得了“相思病”。卻差點被主人轟出去。

三四歲孩兒懂什麼?怎麼可能得相思病?

經過詢問,書生獲知孩子發病的地點是花園,又從孩子嘴裏套出他的相思對象,原來是一個會連續跳動的玩具。

想必這家人有錢,這個玩具也貴重,孩子在花園玩耍時,跳入一個土洞裏不見了,焦急無望,才犯的病。

孩子知道這個玩具貴重,也喜歡這個玩具。玩具沒了,自己沒辦法找到,也不敢告訴家長,怕遭責備。加上思念,不喫不喝,漸漸病重。

那家主人趕緊到花園找,尋到那洞,不必掘地三尺,便找到了。

當玩具出現在孩子面前,孩子忽然面露喜色,坐了起來。

經過數日調理,孩子好了。

(三)朋友

如果可以溝通,就溝通吧,人類發明了語言,就是用來溝通的,只要對方不是惡人,必定可以溝通。如果不是惡人,仍不能溝通,也許是另有苦衷,也許是別有用意。實在不行,只能自我慰籍,看看文字,看看圖片也很好,再不行,在夢裏溝通一下,也是一計。

朋友無是非,是,喜之;非,寬之容之。連朋友都不肯包容,怎麼配有朋友?

朋友無對錯,對,是對;錯,情有可原。連朋友都不能理解,如何做得朋友?

如果朋友要離開,不要強留。她之所以要離開,也許是爲了尋找自由的天地,以及呼吸新鮮的空氣,應該祝福纔對。能強留下來的,不過是籠中之鳥而已。何必!與其看着她害怕、掙扎、反抗,不如看着她快樂、幸福、優雅地飛去。

總有一天,會不期而遇。就算不再相遇,做夢,必定可以。

簡書是個好地方,如果朋友喜歡簡書,卻怕見自己,那就暫時假裝不認識吧,給彼此留些空間。

總之,你若安好,我便釋然。

(四)自剖本心

細細分析了一下,一切惡的根源,皆在本心。

用糾纏表示牽掛,用排斥表示距離,用騷擾表示關心,用冷漠表示放手……都是不智之舉,甚至十分可笑。

所謂因果,就是“因”有偏頗,故“果”亦適得其反。

前世後世的因果太遙遠,不可觸及。

今世已擎在手中,何不早破惡因,以求趨善果呢?

(五)心理自調

今日晨起,突發奇想,剖析了一番本心,自糾出幾點過失。

頓覺神清氣爽,似換了一副心腸。

忽然感覺一切苦難,皆爲懲惡因,化惡果而來,不由欣然受之。並用“苦難,乃爲未來省福積福”的心理謊言騙自己高興,頓時心生祥和暖意。

我自認爲自己最重視的就是環境,環境包括人與人之間的氣氛,氣氛祥和,人心便舒暢;反之,氣氛不祥和,人心便苦悶。

因此,我喜歡杞人憂天,擔心美好消失。喜歡接近有喜感的人,喜歡看到美好的事,喜歡痛斥不美好的事,不喜歡破壞美好的行爲,卻因執迷於美好的事物而苦惱……

我不喜歡惹是非,卻常眼不揉沙,細細想來,我這樣的人也是挺討厭的,哈。

其實,執迷於美好的事或人本身,就是極不美好的事。美好的事或人本身再美好,也會因對其執迷,而失去美好的光華。

與其強求別人,不如要求自己。

若自以爲是屎,就埋於土壤之中,滋養花草;若自以爲是玉,就寧願碎而不瓦,保持本質;若自以爲是掉進屎裏的玉,就先埋於土壤中滋養了花草再挖出來洗洗,依然是潔淨如初的玉……

(六)析人

分析來分析去,好人總是好人。

即使有矛盾,也不可輕否好人是個好人。

什麼是好人?

遵紀守法,不危害國家與人民的人,都算得上是好人。

好人與壞人之間的矛盾,是殊死的對立。

好人與好人之間的矛盾,無非是睚眥之怒,口角之爭罷了。

想到這裏,還有什麼可糾結的呢?

唯有放下罷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