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只工作四個小時》拆解一 這本書核心觀點在於找準定位D,精簡工作E,收入及時間自控A,解放思維L

      在拆解這本書的時候,我不可避免的想到我之前拆解的活法的三本書,還有洛克菲勒給孩子的38封信,其實在寫拆書文的時候,有個很好的收穫,就是書與書之間在產生互動,也許你當下讀活法,或者38封信的時候,有些觀念在撞擊你,但是還沒有形成一個系統思維,那就繼續讀下去,不斷去提取,總結

我拆書喜歡問三個問題:

1.作者說了什麼,對我有用的是什麼

2.作者說的是對的嗎?佐證是否合理,我曾經遇到過類似的

3.如何複製他的方法,怎麼做

適用邊界,前因後果必須要清晰

      這本書其實我反覆看很多次,在不停的思考,活法,13年,我曾經徒步加搭車去西藏,路上坐過不少人的車,聽過不少人生故事,很感激,在那段旅程裏面聽到很多故事,也見過很多種活法,有大學畢業沒幾年就辭職然後在拉薩開旅店的,有接手工活的90後,有一直覺得自己就是西藏人的成都女孩,最終落戶在西藏,真正在西藏落地的文藝女青年,有開書店的情懷老闆,有負債600萬的四川小夥在拉薩這邊承接工程,人生少年得志猖狂後負債遠走他鄉賺錢還債的人生,還有北京的體重260多斤愛喫肉的大胖子廚師帶貨之旅,有藏民淳樸又帶點狡猾的載客逃票致富之路。有杵着柺杖不搭車撿了條狗,背後貼着一張拒絕搭車,倔強帶着狗走完318國道線的小夥子,有從香港跑過來特意體驗徒步加搭車的過程,說修行自己的青年。有白髮蒼蒼的藏民老奶奶旋轉着轉經筒,默默站在八廓街邊,周圍沿佛塔走過的路人都會放一塊錢在她手上,沒有任何刻意賣慘的痕跡,很觸動人心,在那裏心好像都變安靜了。這一段貌似叛逆的人生經歷,用了我短短1個半月,卻打開視野和思考,人應該怎麼活?想怎麼活?到底是是什麼定義了你怎麼活?

      其實答案應該是多元化的,人生不應該是一條路,只是有些人是希望你穩定踏實的變成社畜,拿着薪水,賣着僅有的時間,匆匆忙忙爲了成就別人的事業犧牲着自己的健康,然後在圈子裏被奶頭樂,消費主義矇蔽,在一個漩渦裏面出不來,打工-薪水-消費(買房,給孩子起跑線)-娛樂(跟風式旅遊,遊戲,追星,追劇,感官刺激)-打工-生病

      我有個朋友,個人覺得她值得更好的發展,結果她滿足於公司給的收入,雖然收入也過萬,但是我仍然特別可惜她,她的思維模式仍然停留在舒適區,每天很忙,有時候到凌晨都看得到她微信回覆,我在想這樣販賣時間成本,機會成本太可惜了,她自己也在運營公司的自媒體,但是卻不願意自己做自己的自媒體,在成就別人的道路上努力不懈,在自己的路上卻止步不前,同樣是賺錢,主動權在自己手上不是更好嗎?我寫簡書,雖然沒有多少人看,但是仍然在寫,儘可能寫有思考過的東西,慢慢打磨,這種努力是爲自己的,雖然慢,雖然可能很難博到眼球,也點讚的不多,但是在我自己的路上我不想停滯不前,這種努力是會反哺回來我本身的,即使暫時一無所獲。

                                                                                              迴歸到本書

作者說了什麼?對我有用的是什麼?

        這本書核心觀點在於找準定位D,精簡工作E,收入及時間自控A,解放思維L 


從閱讀和老闆思維順序來是DEAL(交易

從執行和個人思維順序來是DELA

      這兩者的區別就是矛盾點根本老闆是希望佔用你更多的稀缺物品(精力、時間)來產生更多剩餘價值,在活法裏面也是這種老闆思維,鼓勵年輕人多多耗損精力,時間來供養資產階級剝削

        而DELA,模式則恰恰相反,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產生結果,解放思想,不要做靈魂壓榨式的重複性勞動工作

解放時間和實現收入纔是我們的目標,不要成爲活死人,放鬆且去主動設計生活,享受生活

        這兩者本質的區別纔是我推薦這本書的目的,先找到市場再生產產品遠比反過來聰明的多,同樣是一樣的崗位,處於不同行業,薪水,勞動密度截然不同,而市場纔是決定這些的根本,毫無目標盲目學習或者說盲目投身某個行業不可取,這一點非常重要,有市纔有價。

本書繼續在拆解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