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焦慮有治了,孔子爲什麼不教你學種田?

孔子不僅不教你種田,還會罵你一句“小人”。

這件事在《論語》上有記載。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爲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孔子說“(學稼)吾不如老農。”你可能會說,哦,原來是孔子不會種田,所以不教呀。

而事實上呢?

孔子也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孔子小時候家裏窮,啥粗活都會幹。

既然孔子啥粗活都幹得,又爲什麼說種莊稼這種事我比不過老農呢?有一個詞叫技癢,一個人會一項技術,自己爲了謙虛的名聲,也輕易不賣弄,但是現在人家都問到你了,正正撞到槍口上,他難以抗拒這炫技的機會。

不是嗎?馬雲不是會打太極嗎?他還能唱王菲的歌呢。一旦有了成就,誰都喜歡展示自己不僅學富五車,而且還會幹許多不爲人知的粗活,比如我的一位老闆,在某河口紅樹林生態恢復工程中,提到一種廢棄許久的技藝——編竹篾,說他小時候就會玩這個,現場要是有竹篾,就要上手示範給我們看了。

老闆等比你高一層N層的人,喜歡樹立起全知全能,多才多藝的形象。而且,往往只要他一展示,別人就“真的”比他差,游泳沒人敢遊他前面,踢球全是他射門進球,拉琴整個交響樂團都給他伴奏了。但這有意思嗎?

孔子纔不追求這種多才多藝的名聲,他講究的是聚焦,也要學生聚焦。現在許多教室裏還掛着標語:“學海無涯苦作舟”。但它只截了半句話說,誤導了許多人。這句話出自莊子,全句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生命有涯,而學海無涯,你以有限的生命去學無限的知識,你一輩子都畢業不了,還能出來爲社會做貢獻?無限知識,以有限生命去追求,會活活將自己逼瘋。

所以這句話本不是我們小時候理解的意思了,學海無涯不能以苦學作舟,而是首先要給自己畫出一個涯,畫出一個邊界來,然後在這個範圍裏聚焦學習。

王陽明說,他年輕時儒道釋都學,後來認識到三者的差別,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於是就擯棄道釋,聚焦到儒學上面來。他年輕時,也喜歡詩文,陶冶情操,到了後來,認識到自己學習的當務之急後,覺得詩文也太奢侈了,也沒有時間去用詩文陶冶情操了,把全部時間集中投入到儒學中來。宋朝的宰相寇準,更是以作詩作得好爲恥,他認爲我一個作官的人,詩文寫得那麼好,肯定無精力處理國事了。

所以,孔子的教學定位決定了,來我這裏學習的範圍是有邊界的,不是什麼都要學,即使我會也不去教你。孔子追求的是“大”不是“小”,所以希望學生來到這裏之後能夠成己以及物,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當有志於大人之事,行義達道,以教化人民。怎麼能去學種糧種菜,那不是我們來這兒學習的目的啊。

孔子的不教種莊稼,也不能理解爲輕視農活耕作,只是學業有專攻,要學什麼就去跟那相應的人學習,老老實實地跟着做,不要輕易懷疑一個專業的老師,更不能跨行請教然後回來說其他老師不是這麼認爲的呀。你弄這些自相矛盾的說法去讓老師們爭論,你又能學到什麼呢?真不如坐下來,靜下來,聚焦起來,許多矛盾都在你學問精進的過程中消化了,到處去爲難老師,笑話老師“連這個也不懂”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呢?

好了,下一次再有人對你說“這個我真的不會”,你也不用失望,更不用沾沾自喜能問倒老師了,也許他只是在提醒你跑偏了而已,你要回去聚焦。這也算是不教之教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