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从最肮脏的媒介中找寻最纯洁的宝贝


前一阵子,我的一位文友说:媒体文都是一些垃圾文,也没有什么学术价值。当时对她的评论,我总是置模棱两可的态度。一边是置肯定态度,对于任何有成就的老师,我首先是接受她的学术成就。这样才能学习她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来补足自己的短板。

对于有些话,如果内心不能很快地表态。就让这些话慢慢地沉淀与积累,心中总会获得一个答案的,也许是自己知识太过浅薄。不能给出满意地答复,但心中总是持一种怀疑的态度。

现代的自媒体,可是代表着一种主流的前沿热点啊?与咱老百姓关注的生活、艺术、科技及专业喜好可都是密切相关啊!近几个月在头条上的热点创作的内容可谓是包罗万学,需要很综合的知识储存。为了获得问题的答案,需要查资料,好多不懂的问题都寻找到了答案。随着不断地参予创作,知识的丰富面也会逐渐增多。

就似下班后不知道寻找什么话题进行笔聊般,无意间在记录本上,翻到了我往日记载的这样一句话:"文学是从最肮脏的媒介中找寻最纯洁的宝贝"!看到了这句话,困惑我好久的问题,终于被释解了。

这句话是哪个高人说的呢!他就是诺奖得主汉德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2019年获得诺奖的得主。

彼得·汉德克,奥地利作家、编剧、导演,1942年生于奥地利格里芬,1960年入格拉茨大学学法律,并参加了青年作家团体“格拉茨人社”。

以独创性的语言探索人类经验的广度和特性,影响深远”。瑞典学院公布了201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彼得·汉德克!汉德克获奖恰好应验了2004年诺奖得主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的那句发自肺腑的感叹:“汉德克是德语文学活着的经典,他比我更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5年,汉德克公开发表了他的第一本小说《大黄蜂》,之后放弃学业,成为一名自由作家。

1966年出版的第一部剧作《骂观众》以直接辱骂观众的方式,消泯了台上台下的界限,开创了剧作的新方式。1967年他最著名的剧作《卡斯帕》发表,成为德语戏剧中被排演次数最多的作品之一,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堪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1973年,因在戏剧的突出成就,获得德语文坛最高荣誉——毕希纳奖,当时年仅31岁。他创立了颠覆性的“说话剧”,消除了布莱希特极力保持的演员与观众、戏剧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即“陌生化”或“间离”,获得2009年度的弗朗茨卡夫卡奖。

大家熟知的电影《柏林苍穹下》也由他编剧。2014年获国际易卜生奖。了解了汉德克这些在文学上的杰出成就,我们便能深切感受到他所说的"文学是从最肮脏的媒介中找寻最纯洁的宝贝"这句话来源于他丰富的生活阅历。

​当然,每个人的创作出发点都不一样,有的文友以讲历史的形式、有的以讲民间故事样式、有的直接追踪热点,像我就是想以学习型为主,与平台同步而行。当然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可以适当尝试搞一下创作,在这条循序渐进的路上,总会得到些收获。

写作就像财富投资一样,就是不断地学习并复制他们成功的经验,这可能就是一条最简单最快的捷径,可以让我们少走些弯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