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熱變冷

從蒸鍋裏端出悶蒸的米飯,放在飯桌上的一剎那,燙得用手抓住耳根。這邊鍋裏煎的油快燃了,又是放鹽又是蔥薑蒜,一波翻炒味精下鍋再炒幾下,鏟進盤子,滾燙的端上餐桌,趕緊用嘴吹吹端菜的雙手。
還冒着熱氣,主人就殷切的招呼着,趁熱喫,一會涼了不好喫。夾一著菜放近嘴邊吹吹再送進嘴裏,那得溫度合適,太燙了的確下不了口。
酥油茶打好了,得趁熱喝,否則真的就喝不出酥油茶的味道。
喫着喫着飯菜就涼了,也就到了該收拾殘湯剩水的時候了,從熱到涼也只是一個過程,而最適宜的其實就是剛好的那個時間和那個溫度,太熱燙嘴咽不下去,涼了欠味難以下嚥。合適最好,既不傷嘴又能煲胃。
喫飯如此,做事異同。
太過熱心欲速則不達,往往傷的還是自己的心。而從熱心到心涼,也只是一個過程,只是涼了的心再去回鍋加熱,就沒了原來的味道。
湊巧的是世間萬像,就成熟而言都是從熱變涼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