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給孩子講中國女排,家長先懂陳可辛,很重要

01

1996年,34歲的陳可辛拍了《金枝玉葉2》和《甜蜜蜜》。作爲一個對自己要求很高的導演,一年拍兩部片子,算是挑戰了能量的極限。

2019年,57歲的陳可辛,再次一口氣拍了兩部電影,巧合的是,這兩部都是體育類型的電影。

一部是我們看到的《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另一部是《李娜》。

對於一個導演來說,尤其是多次獲獎型導演,這個年紀的人生閱歷,駕馭這樣的題材更需要取捨。

看完《奪冠》我覺得,陳可辛在平衡多項利益之間,還是奠定了中國體育類型電影的新高度。

很多人笑稱陳可辛,是一個特別“雞賊”的導演,非常懂“用戶需求”。比較體面的說法,是他精於“算計”。

我覺得,他只不過是在滿足各方需求的基礎上,提煉出一種看似模糊的感覺。用鏡頭語言多層次講述人的情感,在這個過程中,還悄悄夾雜了很多自己的“私貨”。

他所呈現中國女排,這種“小切口”縱深的表達方式,註定會成爲一部陳可辛版的中國女排,未來即可能成爲難以超越的經典。

拍這樣的題材註定口碑不一,是很容易帶着情感包袱去拍的,就像當年中國女排,承載了過多超出比賽本身的壓力,實際上拍這部電影本身就是再現這樣一種過程。

陳可辛借片中人物郎平的口,也間接說出自己對這部片子的理解:“背那麼重的歷史包袱幹什麼,輕裝上陣做自己就好。”

因爲他太懂,太多觀衆對女排過高的期待,自然會轉移成對這部電影的過高期待。

能在平衡多方利益下,呈現出這樣一部作品,我覺得陳可辛這次依舊延續了自己一如既往的水準,還是挺成功的。

但一些挑剔的觀衆愛之深時,總感覺到缺了點什麼。尤其是對奠基中國女排的80年代的一批老將,居然都以模糊名字的方式處理極爲不滿。

還有人直接說,把這部電影改名成《郎平傳》算了,感覺是對郎平印象深刻。

但如果一部講述中國女排的電影,看完連對郎平都沒啥印象的話,那不是更失敗?

但在我看來,陳可辛拍這部電影絕對是有野心的。

從50後的中國女排到90後的中國女排,甚至是未來的00後,接近半個世紀的中國女排過往,在短短的135分鐘內呈現,肯定素材有限,如果沒有郎平這樣的角色,在片中做串聯,又能有什麼更好的方式,來體現女排精神在不同時期的歷史傳承呢?

有人吐槽前排壇名宿陳招娣離世,在片中的遺體告別時,都不給露個名字。感覺對第一代女排的個體,就這樣被模糊處理,特別遺憾。

但我恰恰覺得,這是陳可辛特別剋制的地方。

他沒有把情感和鏡頭停留在那些宣泄情緒的大場面上,反而是把鏡頭給足了陳招娣,在醫院彌留之際,對郎平的叮囑和對排球事業的牽掛。

我覺得,這就是選擇表達角度的水平。尤其是在遺體告別時,用老教練的一段話來表達羣體的傷感,效果不差,煽情也恰到好處。

02

從某種角度上來講,陳可辛非常重視真實歷史和文學表達在電影中的應用。

但如果拍的太過真實,就無法跳出紀錄片的表達,那種尊重事實的本身,就無法讓人物充分的表達情感。

中國女排取得過的榮譽太多太多,如果細細講起來,肯定每一場比賽都有值得被記錄的價值。

但怎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用關鍵的幾場比賽,體現中國女排在與時俱進中的發展?

這纔是關鍵。

以點帶面融入人物情感,這可能纔是陳可辛最擅長的手法,幸好他在自己的“長板”上,從來不會讓人失望。

至少在這部影片中,陳可辛做到了。

要知道拍這種人人都有特有情懷的電影,僅僅在演員的挑選上,都是非常難的。

很可能,挑選出來的演員,沒辦法代表自己所塑造的形象。比如,一般的女演員不可能有女排運動員這麼高。

最初陳可辛想到用一批模特,但是她們很難演繹排球運動員的那種精氣神。最後陳可辛選擇的是大批沒有表演經驗的“素人”,大多是從事排球運動的專業運動員。

最讓人驚喜的是新一代中國女排自己來演自己的部分,能實現今天這個觀影效果,背後的付出,所調用的各種資源的難度,絕對不是我們以爲的那麼簡單。

陳可辛還大膽的啓用了白浪加鞏俐的組合,通過郎平的女兒白浪飾演年輕時候的郎平,鞏俐飾演的則是現在的郎平。

可以說這種人物的設定,非常有代入感。

當年張藝謀評價鞏俐,認爲她的長相和演技是“上天賞飯”。這種介於中西方氣質之間的位置,既可以塑造國際範又可以塑造最中國味的角色,註定演藝生命會很長。

看了鞏俐扮演的郎平,鞏俐果然是到位的老戲骨。

即使這部片子鞏俐是到後半段纔出場,都讓人不得不感嘆,這種剋制所呈現的力度和深度,卻是前所未有。

03

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喜歡用歷史上的大事件,來標記個人生活中的事件。

就像網上前段時間最火的段子來表達2020年的高考生:“生於非典,考於新冠。”

多年以後,回想起這個2020年看到的《奪冠》,你同樣會覺得,這種看似大膽的表達方式,有着點面結合的重大意義。

通過刻意模糊第一代女排運動員的個體身份,凸顯個體的敘述和表達,讓女排精神在時間的流逝中,在全新的歷史時期以新的方式表達。

傳承和發展,靠的究竟是什麼?

僅僅是宏大的情懷或者是歷史敘述嗎?女排精神在今天的中國,又將怎樣在探索自我和肩負歷史使命中達到平衡?

這其實是非常難的。

記得1986年,中央電視臺有一個全國相聲大賽,當時天津的相聲演員在一個叫做《世界之最》的相聲,曾有一段這樣的對話:“誰的拳頭最硬郎平的拳頭最硬,鐵榔頭麼。”

這可能本是宋世雄在解說現場時的一句即興發揮,已經深入人心。

但這部電影裏所表現的“鐵榔頭”,除了那些深夜時,郎平偷偷練球受過的委屈,那種一次次被打擊一次次爬起的笨拙模樣,更加催人淚下。

展現鐵榔頭的勁頭,是通過教練陳忠和給新一代女排講過去老女排過往時,指着牆上練球時砸下的坑,對着一個更深的坑笑着說:“哦,這是郎平的。”

就這麼一個細節,“鐵榔頭”的稱呼就自然浮現在眼前。

至於黃渤扮演的中年後的陳忠和,確實與陳忠和本人“功勳教練”的光輝形象有差距。

但演技方面,黃渤還是有擔當的,畢竟黃渤在圈子裏,從來不是靠臉喫飯的,主要是也靠不上。

但時間會證明,這樣的講述方式,避免了人物的太過高大,無法親近走入觀衆內心的尷尬。

我覺得陳可辛和編劇,把人物還原於當時時代的那種真實恰好是忠於歷史的。

我查詢過80年代新聞報道方面的文獻,赫赫有名的作家魯光就曾通過“女兒國裏的小夥子”講述過陳忠和的過往。

陳忠和本人作爲一個排球運動員,卻在很年輕的時候成爲陪練教練,最終成長爲教練,成爲了中國女排的幕後英雄。

我覺得在這部電影裏,年輕時候的陳忠和還原度還挺高的。

當年的他,在一羣女孩面前,確實經常容易臉紅,大家都親切的稱他爲“小陳指導。”

電影中選取中年陳忠和,一些生活中很柔情的面來刻畫,其實就是爲了體現女排羣體背後,總有一批無名英雄,爲了中國姑娘攀登世界排球運動的高峯,用自己鋪就的一條臺階。

這個背後,默默付出的人太多了,因爲在屏幕上、光榮榜上永遠都看不到他們的名字。

我不認爲一定要個人突出成績,纔會讓人記住陳忠和,成爲了中國女排的幕後英雄,從一開始就代表着一個男排運動員的某種“自我犧牲”。

他和郎平之間的那種懂得,是三十年間一點一滴澆灌的。

爲了中國女排的發展,他甚至寧可退出自己一直都放心不下的女排隊。

就是爲了讓郎平能夠重振這支隊伍,這份情誼遠比呈現偉大的“英雄時刻”更動人。

這種付出的複雜心理,難道不值得被觀衆記住嗎?

04

實際上,陳可辛是一個非常有歷史感的導演。我們懷念過去,其實是更好的面對未來。

在短短的135分鐘裏,就把80年代中美之間存在巨大技術差異的情況下,面對美國已經開始用電腦分析運動員的戰略戰術,中國只能以更艱苦,挑戰生理極限訓練來面對。比如,把球網再搖高十五釐米,把中國最強的省級男隊拿來和女排對拼……

然而,經歷過這種訓練方式的郎平,如今卻通過系統學習歐美的體育管理經驗,大膽的改革,不僅開始採用AI進行智能分析,還把國際上先進的管理方式在女排系統上大膽革新……

這些纔是奪冠背後更值得用電影來表現的東西,這不正體現我們這個國家的進步和崛起嗎?

陳可辛真的很會“算計”,他知道怎麼樣在電影中表現賽場本身,都無法達到當年看電視直播時的那種情緒燃點,他就通過這些動態背後的靜,大場景背後的小細節,幫大家找回那些多年以後都會回想的記憶。

不管怎麼說,看完這部《奪冠》,至少觀衆會記住郎平和朱婷。

這種承載了幾代人中國女排夢想的典型人物,回味中總有種種細節無法忘記。

而這一切,恰好就是陳可辛,想要讓你記住的。

@作者妮妮:

曾任記者多年,親子教育與自我成長的終身學習者。

14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癆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

個人微信公衆號:妮妮小屋(ninixw),歡迎與妮妮交流閱讀與生活。

本文圖片來自《奪冠》官方劇照,感謝原圖作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