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禮(二)

孔子禮學思想的作用和目的。“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似乎把孔子的地位擡的很高,但確實孔子的思想作爲經世之學,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成就,故被歷朝歷代所推崇。今日說“禮”,孔子的禮學思想影響中國幾千年的道德思想的發展,時值當今對中國乃至全球仍有巨大的價值。難怪有人如是說: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繼續生存下去,必須回頭兩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關於禮學思想的作用歸納起來主要有二:

禮的第一個作用是有利於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也就是說禮規範個人處世交往的行爲方式,對於君子人格的培養、昇華人的內心世界有引導作用。在《禮記•曲禮上》中有:“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也就是說無論是在血緣關係還是在社會身份及政治等級上,都有親疏遠近和高低貴賤的差別,都需要禮來加以規範和約束,從而使人處其間,習以爲常,各安其位。

禮的第二個作用些有利於調一分社會秩序和國家治理。禮在社會中不單是一種道德行爲規範,同時它還是社會的典章制度的體現。人們之所以要知禮、守禮,原因是它與人們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作爲一個國家的統治者,要以禮治國,首先要“君使臣以禮”,才能“臣事君以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是禮的規定的基本的政治關係,體現着禮具有等級差別,禮有規定這種等級秩序的作用。對君臣父子都有各自的禮的規定,並使之名實相符,不可僭越。所以《論語•季氏》中提出“不學禮,無以立。”

在現代社會中,提倡人人平等,沒有了君臣的等級秩序,但是,無禮不立,學禮、知禮、守禮,人人以禮爲行爲準則,以富有人文情懷、合乎人性的禮制來規範和約束自我,這裏的禮與法可以劃等號。

總之,禮關乎個人、關乎社會,對己在內心人格培養上大有好處,是提升個人素質,成就仁德品性的核心要件;對於處世交往更有幫助,禮能讓人懂得人如何立身處世,利於健全人格的培育。禮還些人們做事的準則,所謂恭寬信敏惠,都與禮有關,一個人僅有優良的品質還不夠,不學禮,用現代的話說就是不懂法,難以砥礪自身內在的素質,也就無法達到仁德。只有學禮、知禮、立於禮,並去踐行禮(學法、懂法、依法行事),慢慢完善自我,才能不斷提高個人的道德修養,成就美好人生。

禮的終極目的是“和”。有子(孔子的弟子)說:“禮之用,和爲貴。”和是社會、國家治理的目的和歸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