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讀「論語」19.4:雖小道必有可觀,惟大道方能致遠

「子張篇第十九」4

【原文】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爲也。”

【譯文】

子夏說:“即便小道,也必有可取之處,只是無法用以實現大道,故君子不行小道。”

【註釋】

“子夏”,孔門十哲文學科弟子,小孔子44歲。15歲即入孔門,曾隨孔子周遊列國。

“小道”,指“大道”之外的學說、技藝,可不譯。

“可觀者”,指可取之處。優美。指達到較高的水平、程度

“致遠”,指實現大道。曾子曰:“任重而道遠”。

“泥”,音“逆”,水和土也。有阻滯、不通、妨礙之意。

“君子”,此處指有位者,亦即爲政者。

【評析】

欲知“小道”,需明“大道”。就儒家而言,孔子認爲“大道之行”有諸多表現,總而言之就是“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其具體體現爲:互愛互助,各盡其力,各得其所,各有所養,人心安定,天下太平。有子曰:“禮之用,和爲貴”。大道行,則禮樂興;禮樂興,則天下和。“天下和”,即“天下太平”,也就是人與人相和諧,人與萬物相和諧。

“天下和”的根本,在於人內心之“和”,亦即人慾與天理的相互和諧。就是說,人慾能自願接受天理的調整,使人慾的表現不有悖於天理。比如,趨利乃是人慾,但“見得思義”、“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就是“人慾與天理的相互和諧”。要做到這一點,人就必須要受教以“大道”。所以孔子說,對民衆要“教之”(13.9),《禮記》亦云:“建國君民,教學爲先”。故治國安邦、教化民衆,就是行大道。此乃爲政者的第一要務,是爲政者的根本職責。若把時間精力用於“小道”,則無以“務本”而行“大道”;雖行“大道”,亦無以盡己竭誠、“敬事”(1.5)盡“忠”。故小道雖有“可觀”,君子亦所不爲。因爲君子“志於道”,其所“志”者乃“大道”而非“小道”。

“小道”雖無法用以實現“大道”,卻也能有益於天下,故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若於天下有害,則爲“異端”而非“小道”,是故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2.16)。“君子不爲”不是歧視“小道”,而是君子的社會角色與百姓不同。君子既居“君”位,就當盡責務本而行大道。若“不務正業”而行“小道”,輕則禍及自身,重則殃及天下,那就罪無可赦了。北宋和大明分別亡在“天才畫家”宋徽宗和“天才木匠”明熹宗的繼任者手裏,兩位“天才”皇帝便難辭其咎。爲政者於此焉可不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