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費玉清退圈將近一年:人生至味是清歡,活得簡單一點挺好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謝謝原圖作者)

本文作者:鍾茉莉

01

我發現,有些事情隔段時間就要去做一次。

比如說去小區外面那家開了十年的“”過橋米線”店裏喫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線;比如說把吉他從琴盒裏取出來,坐在客廳的沙發上一邊追劇一邊彈吉他;比如說在某個茶餘飯後的時間段,平心靜氣地聽一聽費玉清的歌曲。

昨天,我就特別想聽費玉清的歌。

於是乎,從中午到晚上,茶餘飯後的時間裏,陸陸續續聽了《晚安曲》、《昨夜小樓又東風》、《月下待杜鵑不來》、《千里之外》、《唱一遍一遍》…

這些歌曲,聽了一首又一首,聽了一遍又一遍,總也聽不夠。

我記不清這是第多少次去聽費玉清的歌,就好像記不清來日照這五年來吃了多少碗過橋米線,追過多少部電視劇一樣。

有人問我,“有那麼多優秀的歌手,那麼多好聽的歌曲,爲啥唯獨鍾愛費玉清呢”!

“這不需要什麼原因啊,就像你喜歡喫酸辣粉,而我卻喜歡喫過橋米線啊。”

細細想來,之所以多年以來一直喜歡費玉清的歌,可能是因爲喜歡文學,特別是古典詩詞的原因。

在讀誦古典詩詞的時候,身上經年累月沾染了一些容易懷舊傷感的因子,以至於令我對費玉清那種細膩、抒情、略帶哀愁的歌風有種說不出來的喜愛與依戀。

02

愛屋及烏。因爲喜歡聽費玉清的歌,這些年來對他的家庭生活、歌唱事業和爲人處世的態度也比較上心。

費玉清本名張彥亭,1955年出生於臺北市的一個公務員家庭。

姐弟三人,費玉清排行老三,上有一個姐姐張彥瓊(藝名費貞綾),一個哥哥張彥明(藝名張菲)。

在費玉清很小的時候,他的爸爸媽媽就因爲感情不合而離異了。父母離異後,他跟着媽媽一塊生活,日子過得比較清貧。

好在,雖然原生家庭支離破碎,雖然家裏並沒有太多的錢,可費玉清姐弟三人之間的感情,以及他們與父母之間的感情都是很深厚的。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費玉清的姐姐用“費貞綾”爲藝名,十幾歲就開始在飯店駐唱賺錢養家。

23歲那年,費貞綾又奔赴日本發展。在日本,她先後出了五張日語專輯,以豔星的身份迅速走紅日本乃至東南亞。

在日本,事業如日中天的費貞綾還和一位富商談起了戀愛,甚至兩人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只是,爲了兩個弟弟的前途,費貞綾毅然決然地與那位富商男友分了手,趕回國內爲兩個弟弟在娛樂圈的發展搭橋鋪路。

在姐姐的推薦下,費玉清被著名音樂人劉家昌簽約,此後歌唱事業越來越順遂。

1984年,29歲的費玉清憑藉歌曲《夢駝鈴》一舉獲得臺灣金鐘獎最佳男歌星獎。

後來,劉家昌又把費玉清介紹給了瓊瑤,希望有機會的話,讓他演唱瓊瑤劇裏的歌曲。

終於,費玉清於1986在瓊瑤劇裏以一曲婉轉哀傷的歌曲《一剪梅》火得一塌糊塗。

直到今天,對於很多人來說,一旦提起費玉清就會想起《一剪梅》;一旦提起《一剪梅》就會想起費玉清。

自《一剪梅》之後,費玉清又先後演唱了《相思比夢還長》、《晚安曲》、《千里之外》等深受歌迷們喜愛的歌曲。

03

歌唱事業上,出道47年以來,費玉清始終兢兢業業,付出了太多太多的時間與精力。

他曾說,“我太早唱歌了,我連阿里山也沒去過,退(休)下來後,我要去阿里山看看。”

忘我的付出,再加上天賦與機遇,使得費玉清在歌唱事業上取得了一系列燦爛輝煌的成就。賺到的錢也是幾輩子都花不完的。

跟歌唱事業相比,費玉清的感情問題卻令心疼他的歌迷們感到遺憾。

如今,1955年出生的費玉清已65歲了。這個年齡段的男人大都當爺爺了,而費玉清還是單身一人,無妻無子。

他有成功的事業,有溫潤如玉的形象,喜歡他追求他的女性想必也是不少的,爲何一輩子不婚不育呢。

有人說,這源於他對感情的專注與執着。

1978年,23歲的費玉清前往日本參加一個演出的時候,認識了明媚動人的富家女安井千惠。兩個年輕人很快就談起了戀愛。

有人說,愛一個女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給她婚姻。

對於安井千惠,費玉清是認真的。1981年,26歲的他和安井千惠宣佈訂婚,並大大方方地在臺灣舉辦了一場訂婚宴。

可惜,安井千惠的家是名門望族,他們看不起門不當戶不對的費玉清,千方百計地阻撓兩個年輕人步入婚姻的殿堂。

終於,堂堂七尺男兒且酷愛音樂的費玉清,因無法接受對方父母提出來的“退出娛樂圈、入贅、子隨母姓”等無理要求而選擇了分手。

分手後,安井千惠嫁爲他人婦,而費玉清卻再也沒有跟任何一個女人談過情說過愛。

於費玉清而言,愛一個人就是一輩子的事情。

據費玉清的助理說,三十多年來,他每年都會在特定的時刻在日本呆上一週,彷彿在等某個人。

04

無論是對於歌唱事業、初戀對象和親人,費玉清素來都是用情至深的。

出名以後,開演唱會的時候,他總是要把媽媽帶在身邊。

哪怕媽媽在2010年去世後,開演唱會的時候他還是會在臺下給她留個位置,好像媽媽一直在自己身邊,從未離去。

儘管父母離異後,費玉清主要跟媽媽生活在一塊,可他對爸爸也是十分尊重孝敬的,在臺灣的時候經常看望他,經常包紅包給他。

爲了陪96歲的爸爸喫團圓飯,費玉清曾經婉拒過央視春晚的邀約。

父母去世後,費玉清悵然若失,萌生了退出舞臺的打算。他於2018年9月親筆寫下告別信。

“這麼多年來,爲了達到更高的境界,我一直快步向前,卻也忽略了欣賞沿途的風景;

當父母親都去世後,我頓失了人生的歸屬,沒有了他們的關注與分享,絢麗的舞臺讓我感到更孤獨,掌聲也填補不了我的失落,去到任何演出的地點都讓我觸景傷情……”

這封告別信當時引起了廣泛的熱度,很多歌迷們看完之後一方面感慨“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涼,一方面又在爲費玉清封麥的事兒感到依依不捨。

不管外界怎麼看,費玉清是鐵了心想要離開歌壇了。

2019年11月7日晚上,費玉清在巡迴演唱會最後一站——臺北小巨蛋跟歌迷們告別。

當天晚上,費玉清身着一身工工整整的卡其色西裝,唱着唱着就哽咽抹淚了,爾後他努力調整好情緒,微笑着對在場的歌迷們發出最後的祝福和感謝。

“祝大家好花常開,好景常在,各位朋友,珍重再見,謝謝各位。”

對於費玉清的封麥,歌迷們充滿了不捨和眷戀,幻想着有朝一日他是否會因爲某些因素而回歸歌壇。

然而,一晃眼,快一年的時間過去了,費玉清切切實實兌現了當初“要退圈就會退得乾乾淨淨,像路人甲乙一樣”的承諾。

退休後,費玉清過得怎麼樣了,不知道有沒有去看阿里山?

人生至味是清歡。簡單樸素的生活裏蘊藏着生命的真諦。


- End -

作者:鍾茉莉,熱愛文字和茉莉花茶,我手寫我心,不雞血也不狗血。願歲月悠長,你我無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