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爲何辛棄疾寫鬱孤臺的詞流傳最廣?

有朋友提問: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詩人寫鬱孤臺,爲何辛棄疾詞流傳最廣?

這個問題有個錯誤,還挺嚴重的。

鬱孤臺在贛州市區北部的賀蘭山頂,始建於唐代,因樹木蔥鬱,山勢孤獨而得名。李渤、蘇東坡、辛棄疾、岳飛、文天祥、王陽明、郭沫若等歷代名人都曾在這裏留下過詩詞。而辛棄疾的這首詞確實是流傳最爲廣泛、最爲大家所熟悉的作品,今天我們去鬱孤臺,還可以看到正堂就是前領導人手書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鬱孤臺確實是因爲這首詞聞名天下,但是這首詞並非寫鬱孤臺的作品。

就好像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是不是寫長江的?好像是的,不過詩仙這首詩明明寫的是《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是在黃鶴樓。

同樣的,辛棄疾的這首《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寫的是江西造口,而非鬱孤臺。

清江水自南面贛州城而來,滔滔不絕,一路向北。而辛棄疾當時任江西提點刑獄,途經造口。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南下,攻入江西。隆裕太后由南昌倉皇南逃,金兵窮追八百里,深入到造口。隆裕太后在造口棄船登陸,逃往贛州。四十七年後,辛棄疾路過,想起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憂傷滿懷。

因而有句:“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鬱孤臺在贛州之北,贛江正從臺下流過,直達鄱陽湖。當然這裏中間多少行人淚並非就是特指隆裕太后的逃難之事,而是聯想到破國幾十年來,征戰無數爲老百姓帶來的苦難和傷痛。

至於後面幾句,簡單明瞭,“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充滿了對故國、故都的嚮往,這裏“長安”是代指北宋故都汴京。“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通過對大江東流不息寓意世事滾滾向前,個人力量無法改變。“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寫回實景,用“愁餘”抒發了對現實的無奈。

此時已經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辛棄疾南歸已經十幾年,漸漸地也看懂了朝廷偏安一隅,無意北伐的心態,卻始終無法釋然,又因爲是“歸正人”,仕途也不暢通,地位上的尷尬,主戰派的失勢,讓辛棄疾在隱忍中蹉跎了歲月,他如何不愁?

總的來說,辛棄疾這首詞語言不復雜,簡潔易讀,雖然隱藏了很深的情緒在裏面,但是就算解讀出來也是滿滿正能量的愛國情緒。

也正因爲如此,這首作品廣爲傳頌,同時非常適合作爲學生的教育範文。沒有詞牌的哀哀怨怨的底色,文字精美簡潔,意象疏朗大氣,情緒愛國向上,沒有比這更好的作品了。提到鬱孤臺的作品,也只有這一首詞進入了學生教材。

而鬱孤臺作爲這首詞的開篇詞,在氣勢上高起雲霄,直接喧賓奪主地掩蓋了造口這個本來的主角。

基礎教育是每個人都會經過的,這種文化的廣度沒有任何其他媒體可以抗衡。這首作品也就因此深入人心。鬱孤臺也就廣爲人知。

我們得知鬱孤臺的來處,流傳最廣的卻不是寫鬱孤臺的作品,這也是挺有意思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