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真實

大部分年輕人懷着滿腔熱情或是單純初入社會,開始和真實世界博弈,不管是人際、客戶或是職場中,總是會遇上和固有認知有巨大差距的事,在遭遇迎面痛擊或當頭棒喝後,不免會感慨:這個以前從沒遇上過誒?!

這個世界和書裏講的不一樣唉?!

從小就被教育的道德觀似乎跟真實差別很大哎?!

我還要不要持續這種純良呢?

其實毫不客氣的說,絕大多數時候,自以爲的“善良”不過就是腦力不足、應對不了真實場景的複雜。

當固有的認知受到現實無情的衝擊後,在自身的利益受到極大的打擊和損害後,可以算作是首次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思考,爲什麼人們的表現和書裏講的大不一樣?甚至開始懷疑人生,疑問是獨立的開端。

網上有很多人吐槽在社會中遇到的各種打壓、挫折、困難,還有抱怨以及對不平的憤怒,這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階段,但實際上僅就苦難程度而言,時代越來越好,平均肯定是越來越小的。誰還沒遇到過齷蹉事?目前還從未有人的經歷比我當初更趨於底層的黑暗,因爲時代的饋贈,現如今的孩子們已經不必再如我們一樣經歷那些更能彰顯人性底層的境遇。

但不管什麼時候,事實就是:社會當中遇到的一切不平事,都是自己能力不足罷了!

任何環境或是圈子,都是所有人以自身的利益爲出發點博弈出來的一種平衡,不管是職場還是任何社羣、圈圈,大家懷抱自身所需聚在一起以求更大利益。追求利益的過程中,每個人有了自己的定位、並樂意維持利益最大化的平衡。

這個時候如果新加入一個人,原先的平衡會被打破,如果新人能力足夠到不僅彌合平和破裂的缺口,還能讓整個圈子的利益更大一分,那麼就是受歡迎的;可大多新人都有適應的過程,在這階段,你的存在就是在損害整個圈子的利益,並不是別人不好或是怎樣,只是最直觀的人性反應,直到快速成長到彰顯自己的價值後,旁人覺得你不再是負累(期望與現實的落差也是負累),甚至會得益,這纔算是認同。

我從不對年輕人說什麼寬容、原諒、當好人之類的情感安慰話,因爲寬容是種能力,甚至是種資格,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有資格講寬容的。每逢不平事,但反求諸己就是,野蠻成長後的精彩是最有力、最囂張的反擊。

人人都講道德,可什麼纔是道德

道,萬法之源;德在善政,政在養民;我的理解是:做遵循規則、有利於他人的事!

能夠代表更多人的利益,這個就是我的道德觀

每進一個圈子,首先問自己在按照既定的規矩做事,是不是有能力做有利於整個圈子的事,這就是我“混圈子先交投名狀”的理論基礎。

每個圈子的規則可以說是圈內人共同博弈後、約定俗成的產物,你可以不喜歡、可以覺得委屈,但它就是在客觀上代表了圈內人的利益,要麼接受、要麼離開。

當然如果你在圈子中成長爲數一數二的人物,有了相當的能力、資源、擔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創立新的規則,大家都會在你的羽翼下討生活,就像現有圈子訂立規則的那些人。

設立對大多數人有利的規則,這不就是道德嗎?

圈子如是,社區如是,政府如是,國家如是,世界亦如是,這不是能力什麼纔是?

如果眼裏盡是不平事,不要抱怨,戮力前行就是,因爲道德就是能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