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最美的相遇!

自從愛上了石頭,便很少去關心書畫和古琴,連閱讀的時間也少之又少了。時間都用在聽老師講什麼是新疆料、青海料,什麼是籽料、山流水......中秋國慶相遇之日,拿起筆捧起書便覺得生疏。攤開一個多月之前的一幅白描,計劃利用這難得的閒暇之日進行渲染,但由於進入不了狀態又重新收起。

“國是千萬家”。千萬家形成了“國”,“國之本在家”。國之穩定,纔有家的幸福。想必現在千萬家正是歡度國慶中秋其樂融融之時。愛家愛國,正是我們所提倡的家國情懷,是一種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雙節”期間,部門推出了系列活動。在策劃期間,活動負責人談了他的想法,引導學員家長留言寄真情,寄託愛國愛家情感。想法很好,但活動形式過於簡單,可以以“國是千萬家”、“月是故鄉明”爲內容去考慮“短視頻”、“圖片”等形式的活動。傳統節日中秋與國慶同一天機會不多,正是進行家國情懷教育的好時機。

“月是故鄉明”。每當這個時候,最思念的是家裏的老父母。雖不能回家,三天前給老爸老媽各郵寄一條菩提天珠手串和翡翠手鍊,希望他們平安健康。最近,老媽照顧外婆時意外受了傷,老爸視力模糊。與老媽閒聊時,瞭解到家鄉汛期,陰雨不斷,朋友圈曾有同學發出了汽車浮在積水中的圖片,囑咐他們一定要注意安全。老媽還特意囑咐我,少喫月餅多喫水果。

在這樣月圓人圓的日子裏,不知道他也是否像我一樣,多了一份思念。夜幕吞噬了西邊的那一抹紫紅色的霞光,翹首盼望的朗朗之月慢慢地出現在小區東邊的樹梢上。我放慢腳步,臉上有一絲絲涼意的秋風拂過,樹梢上漾起了細微的波動,寥廓的天空中的那一輪圓月猶如在大海中冉冉升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不想長時間沉溺於這樣的情愫當中,於是我放快了腳步,使勁地跑起來。我跑月亮也跑,我停月亮也停。回家,月亮總不能跟着我回家吧。

夜色漸濃,站在陽臺上遙望着遠方霧藍色的山巒上冒出的那輪滿滿的冰輪,它是那樣的寧靜、深沉。所謂的“月”,從塑到望,從望到塑,週而復始地循環着。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對“月”吟詩作賦的可不少。李白向月亮發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將一生的情感交給了月亮。張若虛爲我們描繪了一幅“春江花月夜”的多情景象。蘇東坡的“明月明年何處看”“中秋月”?白居易“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現實與夢幻,有形與無形,苦短與美好,此生此夜不長好,或許當下就是賞月的最好時機。每個人心中都有一輪明月,李白問到的是明月的永恆,張若虛看到的是明月的浩瀚,蘇東坡看到的是明月的珍惜,而白居易看到的是明月照徹的缺憾。

“月有陰晴圓缺”,人生就是由許多的殘缺和圓滿組成的。“雙節”,這個最美的相遇也會過去。今夜,仰望圓滿的月光,獨對不圓滿的人生,學會月光的沉靜學會月光的等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