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提問才能拯救庸俗的自己



說起提問這個詞,我挺膽怯的。


因爲從小到大我基本屬於乖巧沒問題型的寶寶,習慣了聽話照做的模式,節省了豐富的腦細胞資源,同時也抹殺了前幾年有可能成功的自己。


上學的時候課堂上我不會提問,也不敢提問,會覺得自己多事,後來就算老師給機會讓提問,而我已經喪失了主動提問的能力。


還記得樊登老師講的《思維的囚徒》這本書中時說道“人生最困難的事莫過於認識自己,我們需要花點時間、精力來質疑、反思和真正認識我們是誰?”


思維的囚徒很喜歡抱怨和憎恨,覺得沒有什麼方法都改變不了現狀。


曾經我就是思維的囚徒之一,嚴重的自我否定,覺得全世界就剩我自己一個人了很無助很惶恐。


給我帶來改變的是知識付費學習,更是在魚哥的寫作社羣裏,慢慢的發生着潛移默化的變化。


正是因爲寫作這件事,讓我願意傾聽那些素材的低語聲,給我機會記錄生命中有意義的點滴,使我有勇氣面對兇狠的現實。


學會提問很重要,學會提問也並不是字面上說的提出問題即可,它包含了思考,深度思考,提出質疑。人與人之間的根本差別是認知的不同,而認知就是一個人思考能力的反射面。


學會提問,學會思考,學會有意識的提問和思考纔能有更大可能改變平庸的自己。


尤其在寫作和溝通上,我自己的感觸是非常大的,此時回想以前的自己一些行爲認知,甚至有種無可奈何的可笑感。


以前我寫文寫日更,只寫事件主幹,甚至會自說自話,從沒想過要發散素材,連接不同的素材,有時候滿篇會顯得囉嗦無主次之分。


學會提問以後,每次動筆之前要零秒思考記錄不少於5條問題,針對每一個問題我把自己想到答案,跟書本內容、生活瑣事、或者名人故事還有當下熱點結合起來,找到連接點進行記錄。


在溝通方面我一直是口直心快的傻女子性格,秉着實事求是,人性本善的原則對人待事。可從大學開始我遭遇了閨蜜背叛,後來又經歷感情失利被羣衆指責,近些年在職場也算的上是背鍋一把好手。


隨着時間的沉澱,不斷的學習找原因以後痛定思痛下定決心,除了面對非常要好的朋友,其他時候我變得沉默不會輕易說出心聲。


尤其虎狼之爭的職場上,我學會了聽話聽音的技巧,很少直接接話。學會了過濾信息,思考一下這話的前後各有什麼深意,不至於讓自己每次都摔的那麼慘。


上學時候最討厭的就是那種三思而後行,說話慢騰騰的人,認爲爽快直接一點不好嗎?


現在我反而很享受這種想好了再說的感覺,那是一種傳遞篤定和換位思考的美德。


以前覺得想好了再說黃花菜都要涼了,真磨嘰呢!


現在養成了先思先問的習慣,整個提問思考的過程也並不需要那麼久,甚至可以脫口而出,也不會讓人覺得無腦幼稚。


楊絳先生曾給一位彷徨焦慮的讀者回信時說“你就是想的太多,讀書太少。”


這句話與我自己也很合適,每天活在空想假想的時間裏太長,忘記了面對平庸的自己,有意迴避現實。


讀書少,見識就少,沒有見識何來行動呢?


雖然如今的自己比以前傻乎乎的好很多,會主動思考,提出問題,能獨立過濾信息解決問題了。


但是會偶爾拖延犯懶,這是人性的弱點在作怪,我要想法不被它們帶跑偏。


其實這世界有太多的能人,你以爲的極限有可能只是別人的起點。


很多時候一個人荒廢了很久,稍稍努力一下以爲就拼盡了全力。


我已經在井底待了很久了,以後就活在這寬敞的地平面上。帶着好奇,抱着提問,牽着思考,拒絕平庸,一起走上人生修行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