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美7:藝術活動是鍛鍊心靈的方式

亞里斯多德提出悲劇、音樂、詩等對情緒的“淨化”說,朱光潛認爲:“淨化”的要義在於通過音樂和其它藝術,使某種過於強烈的情緒因宣泄而達到平靜,因此恢復和保持住心理的健康。

由此引發我的思考:我覺得情緒是心靈的運動,就像身體需要運動一樣,心靈也需要運動。藝術活動比如音樂、舞蹈、電影、戲劇、小說、詩詞等激發情緒、宣泄情緒、控制情緒,這是促使心靈去運動,並通過這種運動鍛鍊讓心靈更健康。不論是愛戀、愉快情緒的鼓動,還是哀憐、悲愁情緒的糾結,擬或是憤恨、恐懼情緒的折磨等等,不論好的、壞的情緒,都是促使心靈走向成熟。可以說,藝術活動是人們鍛鍊心靈的一種方式。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心靈成長史,這句話正說明了文學藝術對於人的心靈的鍛鍊、塑造作用。

這個認識是符合馬克思主義美學觀的,馬克思主義美學觀認爲,文藝的任務不僅在認識世界和解釋世界,而更重要的是在改造人和改造世界。

與藝術活動相比,實際生活帶來的情緒波動當然是更基本、更主要的心靈活動。兩者的關係,就像人們雖然在勞動中鍛鍊身體,同時也需要通過體育運動鍛鍊身體一樣。

情緒是心靈的運動和鍛鍊,思考則是頭腦的運動和鍛鍊。要保持頭腦的靈活,思維的習慣很重要。

頭腦、心靈、身體都需要有意識的、主動的運動,以促進其健康。

很欣慰,我在後來的閱讀中看到了博克提出的關於勞動和練習能保持心理功能的健康的學說,他認爲身心兩方面的功能如果長久休息不活動,就會衰朽甚至釀成疾病。“恐怖對人的心理構造中較精的部分就是一種練習。”“這類情緒既然能把粗細器官中危險的、製造麻煩的一些累贅物加以清除,所以就能產生快感。”他應該也是受到亞里斯多德的“淨化”說的啓發。

思考、藝術活動都歸類於人類的精神生產勞動,馬克思說人類在勞動中發展自己,這裏的勞動當然包括物質生產勞動精神生產勞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