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爲老師,今天卻聽到了幼兒園老師給我講怎麼樣去教育孩子

昨天晚上,孩子在睡到半夜的時候,醒來說,“媽媽我不去幼兒園了,幼兒園是假老師”

“幼兒園老師,怎麼又成了假老師?”

“老師,打屁股”

“爲什麼老師打屁股”

兒子不說話,睡着了。早晨我去上班了,兒子還沒有睡醒。我就去學校了。

後來我問了老師,老師說,你兒子有攻擊性行爲,打女生。

一聽到這個話,我就知道了問題出在哪裏了。

可能是平時姐姐對弟弟太兇了。弟弟有點開始討厭女生了,但這種情緒應該只是一點點

這個需要女兒的配合纔可以,而不只是教育兒子纔可以。

還有一個,可能跟我們有時在忙的時候,把兒子留給了電視機,也有很大的關係。

我們有時忙一天回去特別累,可是兒子跟奶奶在家,奶奶年齡大了,白天不能帶孩子出去玩玩,就只好窩在家裏看電視。

有的時候,搞到半夜才睡,這個時候,我們上了一天班,也很累了。

就讓孩子在客廳看電視,無數次的想改變這個狀況,可事實的情況是,生活讓我無力迴天。

總不能辭職在家帶孩子吧,本來我們倆雙職工,工資也不高。再辭職豈不是更加力不從心了。

我突然現在有點明白,以前有的家長給我敘述,他自己孩子的時候,傷心地流淚。

現在的我才明白,不是爲孩子而流淚,而是爲生活而流淚。

自有了兒子以後,我又開始學習了好多的育兒書籍,尤其是這樣的一本書《不吼不叫》。

我是被這本書名,吸引過來的。

書我看了一些,但我根本做不到不吼不叫,儘管我也在極力控制自己的情緒。

對孩子的情緒,大半都是發生在家裏夫妻兩個人的情緒上,夫妻有一方生氣了,無法做到良好溝通,然後其中一方就會把情緒撒到孩子身上,因爲孩子纔是無條件的承受着。

這樣就很容易導致孩子情緒也變得古怪難懂。

這些道理當老師講給我的時候,我也都懂,可是當老師講給我的時候,心裏的確還不是滋味。

因爲我同樣也給我學生的家長講這些道理。可最終我們都輸給了生活。

以後還是儘量改正吧,畢竟我們是成人了,我們可以操控自己的情緒,而孩子不可以,他只能無條件的接受家長拋給他們的所有信息。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怎麼塑造孩子就是什麼樣?

在未來的日子裏,盡力做個好爸爸吧,孩子在六歲之前的世界都來自家庭。

這六年幾乎就決定了,他對這個世界認知,要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爲那個你不想讓成爲的樣子,那就現在開始多關注孩子吧!

也在提醒我自己。努力,加油!如果你也有此種情況,歡迎跟我一起交流學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