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分享《今日小故事》,《棚户区高考状元的奋斗之路【一】》

      与这座繁华的现代都市相比,尹作伟的家仿佛是在另外的一个“世界”。

      从长春市岭东路走进和顺七条,是长春市区已经少见的“棚户区”。这里只剩下四十多户人家,房屋低矮、阴暗,墙皮已经脱落。从这里走出来的这个19岁的男孩,今年高考得了619分的高分,他就是尹作伟。

      新的生活即将开始,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母亲瘫痪,大小便都需要父亲来帮助,除了低保之外,全家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这样的情况下,尹作伟该怎么读完大学的四年?

最难的时候去市场捡菜叶

      赶到尹家时,一家三口正在吃午饭。简陋的小炕桌上,摆放着一盘豆腐、一盘炒茄丝、一碗大酱和一些小白菜。桌上一条肉丝都没见到,但全家人吃得很香。

      屋子只有21平方米。尹作伟和父母一家三口就睡在火炕上——这铺小炕也只能睡下3个人。正值炎热的夏季,可炕也是热的——为了省些电费,家里冬夏都用地炉做饭,烧的柴火都是尹作伟的爸爸尹序乐到附近工地捡来的。剩下的地方,尹作伟的书桌占去了一大块。家具很古老,现在的二手货市场也很难见到这样的“古董”了。

      尹作伟的妈妈丁春艳“坐”在炕上。她在3岁时就患上了周身性软骨麻痹,后来病情加重,身上所有的骨头都是软的,手、脚和腿全都不听使唤。她右手能拿勺,只能坐着或躺着,连大小便都要丈夫来帮忙。虽然有残疾,但丁春艳很健谈。“我这样什么都干不了,连累丈夫要照顾我,也不能出去工作。这么多年,要不是有政府的低保,我们全家的日子不知道该怎么过。”

      靠低保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要供尹作伟上学,日子就更难了。虽然学校免去了大部分费用,但是还是要花一些钱。丁春艳说,最难的时候,家里买不起菜,尹序乐就到菜市场,捡些小贩们剩下的菜叶回家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