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之光】l 這一路3(完結篇)

這一路(完結篇)

那天汽車駛離學校之後,載着我們一行人漸行漸遠,離開了喧囂的市區,沿着較爲偏僻的公路來到了山腳下。眼前出現了一座巨大的“三眼橋洞”,橋洞的上面是一條蜿蜒的火車道,只見一輛拉着煤的鐵皮車呼嘯而過,發出了震耳欲聾的鳴笛聲,橋洞的上方還刻着四個大字“朝文煤礦”,原來這裏就是我們即將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當汽車駛入三眼橋洞,停在辦公大樓的一瞬間,我們的眼前豁然開朗,我們看到的是一片開闊地,有着成片的像原始森林一樣高大的樹木,柏油馬路平坦而寬闊,也有許多整齊劃一的排房和樓房...來這裏工作不久後便發現這裏像是一個“獨立王國”:在這個礦區裏,有幼兒園、職工子弟學校,有高大的禮堂、燈光球場,有醫院和商店、有食堂、澡堂、圖書館、職工家屬宿舍區。職工上下班有班車接送。


我們告別了幹部科的幹事和司機師傅,到學校去報到,這是一座方方正正的校園,坐西朝東,大門正對面有一排房子,有校長辦公室、和中學教研室、小學教研室,靠南方向的一排房子是小學部、與它們遙相對應的北面則是中學部。當我們走進校門時,正值學校的課外活動時間,校園裏熙熙攘攘,各年級的學生跑來跑去、歡呼雀躍,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有一位女老師還在跳繩,那輕盈的跳姿,我至今還記得。看到這些,我心裏有一個強烈的願望,我將以一個教師的身份融入這個集體,我一定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康校長是我的第一任校長,當我第一眼看到她的時候,就讓我心生敬畏,記憶中,多少年,康校長戴着她那高度的近視眼鏡,頭上一年四季裹着一塊煙色的方頭巾,還是向後扎着的,據說她身體欠佳,經常頭疼,我也看到過她腦門上經常有三個火罐拔出的痕跡。年輕時的我一直以爲她是一個比我年長很多的長輩,卻原來她也大我不過十幾歲。那時的婦女一過30就老氣橫秋的,衣着樸素,從不會穿豔麗的色彩,和今天的人們不能同日而語。

康校長不善言談,簡單的問了一下我們的情況,就給安排了課程,我是子弟學校第一位英語老師,擔任全校的英語課也是義不容辭。但是始料未及的是,除了教英語課,校長還讓我兼任七年級副班主任的工作。當時文革尚未結束,那時的教育與現在完全不同,小學五年制中學二年制,那麼七年級就是初中的畢業班。現在想來,文革十年中,他們這個班級在學校裏整整七年,教學很不正規,教師既沒有威信,又沒有尊嚴,而學生們既沒有規矩,更不成方圓。當我第一次走進這個班的教室上英語課時,眼前的景象驚的我目瞪口呆,一羣男孩子把課桌拉成一個圈,坐在一起談笑風生,對老師視而不見,既不起立問好,也不回到座位上去,真使我欲哭無淚。我稍稍的調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緒,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了兩句有時代感的英語:“Keep  Health Study hard and Work well”(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study for the revolution ”(爲革命而學習)。我用簡單的英語介紹了我的名字,然後開始講課,隨着我洪亮又標準的發音,說笑的聲音漸漸小了,有的同學慢慢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大家終於擡起頭看着我這位新來的英語老師,開始認真聽課了。就這樣,我完成了在這所學校的第一節英語課。

沒多久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這個班的班主任王老師生病住院了,校長直接把這個班交給了我這個副班主任代理,當時我真是心慌意亂、手足無措,我這麼年輕的一位老師,既無經驗、又無閱歷,一天班主任也沒有當過,況且這個班又是學校的最高年級,出了名的紀律渙散,有幾個男同學的個頭比我還高,我代課還將就,班主任能勝任麼?因爲害怕校長,也不敢申辯,硬着頭皮接下了這個燙手的山芋。那時候,學校還有學工、學農的活動,金秋十月,我帶着學生到旁邊的村子幹農活,幹什麼已經忘記了,只記得當時天氣非常炎熱,大家都口乾舌燥的。休息時,我一個人坐在離學生較遠的地方,望着藍天白雲,心中很沮喪,這時候,班裏一個個子最高、最調皮的男生走過來,拿着一個綠色的軍用水壺,說到:老師,喝點水吧。我接過水的那一剎那,全班同學一起拍起手來,我感動的眼淚奪眶而出。這麼多年過去,那一壺水的甘甜還久久留在我的心間。原來這羣孩子本性很善良很陽光,只是大環境使他們養成了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的習慣,值此一刻,我深感自己任重道遠,我暗暗下定決心要當好這個班主任。心結一打開,上起課來便得心應手,有些學生開始喜歡英語,下了課跟着我問單詞、問句子,班裏的風氣漸漸好轉。我開始把英語歌曲教給他們,自己刻蠟版、印歌詞,效果非常好,他們覺得我無所不能,每天圍着我,連教室都出不去。

前段時間,我的女兒在一次聚會中,偶遇這個班的一個學生,他已經是我們礦的副礦長了,他說“因爲你媽媽,我才喜歡英語的,雖然我學的不多,但是我還能引導我的女兒,現在女兒已經是西安外語學院的研究生了...”聽到這些,我非常高興。

轉眼元旦到了,學校要準備一臺新年晚會,在礦上的大禮堂演出,我曾在師範學校多次組織過文藝表演,而且我們還未雨綢繆的學會了許多舞蹈,就怕將來的學校需要我們一專多能,所以排練節目是我的強項,我抓緊課外活動時間,給我們班的女同學們排練了一個舞蹈《漁家兒女在海邊》,爲男同學排練了一個小合唱《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演出時,禮堂裏座無虛席,一千多的學生和家長還有礦上的領導都來觀看,我們的節目獲得了一致好評,誰也沒有想到,學校最棘手的一個班級,在這麼短的時間裏,有了驚人的變化和質的飛躍。一時間,我也名聲大噪。

不善言表的康校長,也把我叫去辦公室,說到“這個班上了七年學,就你帶着這幾個月最好。”不久,這個班的班主任病癒出院了,我把這個班又交還到她的手中。學生們還是非常喜歡我,給了我一個美譽:“春苗。”那是那個年代很有名的電影中的女主角的名字。想來那時還真是青春無敵啊!

文化大革命終於結束了,高考制度恢復了,教育行業步入正軌,我們學校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嶄新的校容校貌出現了,我們各科老師開始了從初一到初三的一屆屆的輪迴。學校把我們幾個數學、英語、語文、班主任,各科學校公認的好老師,組成一個班子,在這個班子裏,每個人都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大家精誠合作、全力以赴,在教學中紮實苦幹,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爲學校贏得了許多榮譽,給了家長一份份滿意的答卷,其中有一屆學生,在教育局的抽卷考試中,英語成績名列全市第四名(前三名均出自太原市的重點中學),中考時,兩個不到80人的班級,10人考上重點高中太原五中,還有許多超過五中分數線的學生,報考了中專類,那時的中專生是包分配工作的,畢業後便是國家幹部,這也是當時爲什麼很多人報考中專的主要原因。

前些天,我找舊照片做“美篇”,偶然翻到了一本影集,就是這一屆學生送給老師的畢業留念,影集的封頁上這樣寫到:

敬贈:老師

三年的學生生活一晃而過,在這分離之際,多少眷戀、多少往事,一起湧上心頭。往日的那一幕幕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多少次工作之餘,還爲我們輔導,多少次您工作到深夜、多少次您不惜犧牲自己的休息日輔導我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老師,我們一定不會辜負您對我們的期望。

請您收下這小小的影集,禮物雖小,卻代表着我們全班同學的一片心。Thank  you  very  much.

                                            十七班全體同學

看着這些肺腑之言,心中無限感慨,這一屆學生如今已經50多歲了,上次這屆學生聚會時,也是七年前的事了,他們圍着我,一個女同學說,老師,當年您是我們的偶像,你穿的衣服真漂亮....這時,我腦海裏突然覺得似曾相識,當年在師範學校的我的英語老師的模樣立刻浮現出來,心裏默默的說着:老師,長大後,我就成了你。一位男同學一直拉着我的手說:老師,小學三年級時,你就教過我們班英語,上中學您又教我們,我看見你就覺得你是媽媽...這時候,我再也控制不住我的情緒,淚如雨下,直到師生座談時,我也哽咽的說不出一句話來。當年那一幕幕酸甜苦辣的片段,翻江倒海般地湧上心頭。那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

那時恢復教育制度不久,市教育局組織全市的英語教師觀摩教學,講公開課的是一位十五中的女教師,她是市屬中學的一位“名師”。記得她教學的內容是初二的一篇課文。她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句話,讓一個學生上去劃分句子成分,那個學生用最快的速度劃出了句子的主、謂、賓成分。我當時倍感震驚,爲什麼我不知道什麼是句子的成分?我也從來沒有和我的學生分析過句子成分,自己還沾沾自喜認爲自己教書還可以,細想才知道,我們上師範期間,上文化課的時間着實太少,而各種活動太頻繁,我們所學的知識只是皮毛而已。老師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如果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與眼前的這位老師相比,我真是自愧不如,如今已經恢復高考,我一定要考大學,把沒有學到的知識學回來。

考大學,得領導批准纔可以,我向校長提交了申請,由於英語老師在我們學校稀缺,什麼時候可以報名,我並不知道,但接着我立刻託人從北京買回來一本語法書《實用英語語法》開始自學,這本書很厚,有596頁,共31章,是張道真1978年主編的。這本書在構詞法、時態、分詞、獨立結構、同位語等方面進行闡述,例句充分、質量一流。對初學的人和基礎好的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書。拿到這本書,我如獲至寶,每天都認真鑽研,因爲我的單詞量有限,大量的例句掌握起來很難,於是我一手拿字典、一手抄寫翻譯例句。最後終於熟練地掌握了這本書的內容。

某一天校領導終於同意了我報考大學的請求,但是要求不能耽誤教學,因此複習考試的科目也只能是晚上和假期來進行。考試的科目是包括了語文、英語、政治、歷史和地理在內的一整套叢書。看到考試期限只有兩個月的暑假時間,也只能是拼了。那時,我的雙胞胎兒子也只有9個月大,不會走、只會爬,我要複習功課不能照看他們,放在牀上又怕他們掉下來,我只好在地上鋪上幾層報紙,任孩子在上面爬來爬去。雖然心有不忍,但也算安全。我坐在寫字檯前,一本本的抄寫,小學老師就告訴我們,眼過10遍不如手過1遍,這個方法我是受益匪淺,一本書眼睛看時,容易走神而且犯困,而手抄時,就會精神集中,銘記於心。正值酷暑,樓裏也非常悶熱,打開窗戶複習,樓下卻傳來一羣羣納涼的鄰居們的歡聲笑語,熱鬧非常。忽然傳來一陣二胡和一個女子唱歌的聲音,那是一對夫妻,我想他們還真的是婦唱夫隨、自娛自樂。此時,看到地上的孩子,鼻子一酸,爲什麼別人可以飯後休閒消遣,而我卻在拼命讀書,連孩子也不能管。轉念一想,學習機會如此難得,我絕不能放棄,我一定要考上大學。在這方面,我的丈夫給了我最大的支持,他本是市屬重點中學的一名語文教師,爲了我能如願上大學,爲了照顧孩子,調回了我們這個偏僻的單位,在教育科任管教幹部。

好容易把多門功課複習完畢之後,留下一門“地理”難住了我,一打開地理書,眼睛就睜不開,東西南北都分不清楚,何況還有世界地理,眼看還有三天考試就要到了,我怎麼也學不進去,於是我拿着學習資料走到學校,心想着改變一下環境興許能看進去,暑假的學校除了看門大爺外,整個校園都空無一人。我坐在辦公室拿出書正要讀時,從門外進來一位物理老師,他曾是山西大學物理系的老大學生。我趕緊向他求救,聽到原委後,他和我說,每個地區都有它的特點,地形、氣候、特產,就像新疆盛產長毛棉,世界地理也許會出些填圖的考題,你要記住每個州的地形特徵,要能把著名的山脈和湖泊填在地圖中... ... 如此這般地給我講了僅僅20分鐘,我一下就像開了天窗、醍醐灌頂,什麼都看懂了。三天的時間,我把最發愁的地理學得成竹於胸。

高考如期舉行,我在緊張和期待中得知,我已經達到了教育學院專科的分數線,上大學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可是萬萬沒想到竟有意外,當我接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上面卻赫然寫着“地理”專業。我和校長都是一頭霧水,我們趕緊去了教育學院的教導處,那裏的老師說,現在太原市英語老師已經不算稀缺的了,地理老師則是鳳毛麟角,因爲我的地理成績優異,因此,想要我往地理老師的方向發展。康校長聽了後,堅決的不同意,說這是我們學校最好的英語老師,怎麼能上完大學教地理呢?於是我如願以償的被調到了英語系,終於上了大學。

教育學院三年的專科學習,使我有了長足的進步,在日常的教學中已經遊刃有餘,有很多考上重點中學的學生家長反饋說,那裏的高中老師驚歎他們的基本功何以如此紮實,我聽了也倍感欣慰。然而,我依然覺得這一切還不夠,我認爲我有精力、有能力繼續學習,我要考上山西大學的外語系,取得本科學歷。

因爲有在教育學院專科的功底,我順利的考取了山西大學的外語系,但是外語系有一門功課着實讓我頭疼——日語。因爲英語專業需要學習第二外語,我們班選修的是日語。中級、初級一共四本書,真的讓我吃了不少苦,每天晚上九點鐘,孩子們上牀睡了覺,爲了提神,我便會衝杯咖啡,拿出作業來寫,一直學到凌晨,巧合的是,我對面樓的一個房間,也有一盞燈光與我遙相呼應,一個女孩與我隔樓相伴而讀,那是我的一個學生,她正在備戰高考。當我拿到外語學院本科畢業證時,她已經是南京大學的畢業生了。這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勝於藍。

畢業那天,我和自己說,上學這條路可以到此爲止了,我必須要對家庭負起責任,我是妻子也是母親,我也是學校裏最需要的英語老師,而且還是太原市首批的骨幹教師,我必須迴歸家庭、迴歸學校,那裏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本文由薦文官瑾字翁白居難老師推薦。

本文由“文字之光社區”助力。

【文字之光】是已立項註冊,自2020年元旦始啓用。

【文字之光】是由文字之光社區居民秉持“爲好文找讀者、爲讀者找好文”的價值理念而設立的專題,專題目前不接受投稿。

廣大優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優選專題【金色梧桐】中,編委會從中選出優質文收錄到【文字之光】,並從中精選出最優質文加以推廣。

我們期待你的優雅亮相!你若能甩出擲地有聲、靈動有趣的文字,我們定會用足夠的真誠與你的文字共舞,讓優質的文字發出耀眼的光芒。 

我們都是見證者:見證優秀 共同成長

找到我們有兩種方式: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01 在微信羣中搜索文字之光

02本文由薦文官瑾字翁白居難老師推薦。發簡信聯繫文字之光主編韓涵微語,副主編夢裏依稀風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