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要想不被淘汰,你必須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3點很關鍵 什麼是核心競爭力? 01、SWOT分析法揚長避短 02、關注機會成本,發展比較優勢 03、發展擴張自己的能力圈 寫在最後:

職場中,被淘汰或者辭退只有兩種原因:

你不行,或者,你行但別人比你更行。

當你不行時,你當然會被淘汰,不是今天就是明天。

當“你行但別人比你更行”時,你就是可以被替代的,一旦時機成熟,只要別人的價值成本比你低,那麼你也一樣會被淘汰。

在我剛大學畢業出來工作時,一個前輩跟我說過一句話,一直銘記至今:“你想掙大錢,就必須讓自己不可替代,到時你不用去找錢,錢會來找你!”

這裏的“不可替代”,指的其實就是職場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職場中的立足之本——核心競爭力。

什麼是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首次是由兩位美國經濟學家在1990年提出來的,用來說明企業的競爭優勢以及取得主動權的核心能力,具體來說就是指企業所特有的、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具有延展性、並且是競爭對方難以模仿的技術或能力。通過這些能力和優勢,企業才能在同類競爭力脫穎而出,立於不敗之地。

與企業的發展一樣,職場中的個體同樣需要具備核心競爭力,也就是那些很難被他人效仿和超越的、具備競爭優勢的、獨一無二的知識和技能,從而保證個人的不可替代性。

只有具備了核心競爭力,你才能在職場中站穩腳跟。哪怕面臨職場變革或者裁員甚至是公司倒閉等黑天鵝事件,核心競爭力也能保證你擁有有絕對的主動選擇權——或是選擇繼續留下不被淘汰,或是良禽擇木而棲——總之,你的職業生涯始終掌握在你自己的手裏,可以有效的避免各種職業危機。

由此可見,培養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職場人刻不容緩的任務。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提高核心競爭力的三大方法,以增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SWOT分析法揚長避短

關注機會成本,發展比較優勢

發展擴張自己的能力圈

01、SWOT分析法揚長避短

想要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揚長避短,儘可能的發展自己的優勢點,避開自己的缺點,來提升自己的職場成績,從而脫穎而出。而要做到這一點,就不得不提及SWOT分析法了。

所謂SWOT分析法,指的是一種綜合考慮內部條件(個人優勢和劣勢)以及外部環境(機會和威脅)等衆多因素,通過列舉和對比等方式,進行系統評價,從而選出最佳決策戰略的方法。S指的是個人優勢Strengths,W指的是個人劣勢 Weakness,O指的是外部環境中的機會Opportunities,T指的是外部環境中的威脅Threats。

爲了便於大家理解,我們來用一個通俗的例子來說明:

假如,現在有一個升職的機會擺在你面前,但還有一些競爭對手也要覬覦這個機會。你分析之後,發現自己的優勢是表達能力很強,但自己有一個劣勢則是寫作不是很好。那麼,換成SWOT分析法便是這樣——

S(個人優勢):表達好。

W(個人劣勢):寫作不行。

O(外部機會):有一個升職的崗位。

T(外部威脅):很多人都在競爭。

這時,我們就需要將根據外部環境與個人條件的變化進行兩兩結合,得到不同的競爭策略。

1、S與O結合,增長型策略——

如果這個崗位的競爭過程中,剛好是需要表達能力,那麼我們就可以將S與O進行結合,也就是增長型策略。我們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表達能力,提前做好演講的準備,用自己的優勢去打敗對手。

2、W與O結合,扭轉型策略——

如果這個崗位的競爭過程中,更注意寫作能力,那麼就對應了我們的劣勢,便是W與O的結合,需要用到扭轉型策略。我們知道自己的寫作能力不行,寫文案肯定是贏不了別人的,那我們就可以藉助自己的表達能力,比如另闢蹊徑的寫一個段子之類的,以達到扭轉局面的目的。

3、S和T結合,防禦型策略——

如果崗位要求表達能力,而其它競爭者的表達能力也不錯,那麼這時就是S和T結合了,需要用到防禦型策略。我們主要做的不再是進攻,而是要防守。這時,我們不僅要加強自己的表達,還可以請人幫我們做一個精美的PPT,做到比競爭對手更好的程度,將對方狙擊下去。

4、W和T結合,多元化策略——

如果崗位注意寫作能力,而其它競爭者的寫作能力又很不錯,就是W 和T的結合了,這是最兩手的局面,我們需要用到多元化的策略。我們可以試着發揮自己的表達優勢,組織一個表達興趣小組,作一些類似這樣的其它努力,儘量讓領導能夠注意到我們的努力和長處,達到“曲線救國”的目的。

綜上所述,我們一定要根據外部環境的機會和威脅變化,而來靈活地選擇不同的策略,其主要原則就是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優勢點,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02、關注機會成本,發展比較優勢

一般而言,我們在談論自己的優勢時,都是在說絕對優勢,指的是我們比別人強的種種方面。

就比如,你寫文案和起標題都比自己的同事小李厲害,你寫一個好文案和好標題分別需要2個小時和1個小時,而小李則分別需要6個小時和2個小時。那麼,你就擁有絕對優勢。

與絕對優勢相對應的是,是比較優勢。

比較優勢是由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提出來的,其意思是說當一個人比另外一個人以更低的機會成本來創造價值時,我們就說這個人在這個價值上具有比較優勢。說白了就是,兩優相權取其重,兩劣相衡取其經。

而這裏的機會成本,指的就是爲了得到某種東西而必須放棄的東西。再回到剛纔那個例子,如果你今天只寫文案,你就必須要放棄寫標題,那麼標題就是你的機會成本。

上面的例子中,你寫一個好文案相當於同等時間起2個好標題,小李寫一個好文案則相當於同等時間起3個好標題。那麼,你和小李寫文案的機會成本就是2個好標題和3個好標題。這樣一來,你在寫文案上就是有比較優勢的,因爲機會成本更低。而反過來,你和小李寫一個好標題的機會成本分別是1/2個好文案和1/3個好文案。那麼,在起標題上來說,小李就是有比較優勢。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既然你寫文案更有比較優勢,那麼你就應該去專注的寫文案,而讓小李去起標題,兩者相結合才能收穫更大化的利益。

從合作的立場來說,我們要考慮的是比較優勢,而不是絕對優勢。我們一定要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才能讓整體價值最大化。

那麼,從提高核心競爭力的角度來看,不管是你是否佔據絕對優勢,你都應該專注地去發展自己的比較優勢。只有當你的比較優勢越大,你的價值才越大,纔不會被淘汰和替代。

03、發展擴張自己的能力圈

現代職場已經不再像之前那樣有涇渭分明的分工了,很多時候都需要多方面涉獵纔行。所以,爲了提高核心競爭力,我們不僅要發展自己的優勢,成爲領域內的佼佼者,同時還要擴展自己的能力圈,往“全才”的方向發展。

能力圈一詞是由股神巴菲特提出來的,說的是要圍繞自己熟悉的領域進行投資。而放到職場中,能力圈則是指我們的能力範圍所在。能力圈就像是一個圓一樣,當你的能力圈越寬廣,你能夠涉及的領域就越多,你能夠入手的方向就越多,核心競爭力自然就越強。

能力圈並不是無法改變的,你的現有知識決定了你的能力圈範圍。想要發展擴張自己的能力圈,就必須不斷地提高專業知識。不過,這裏一定要注意一點——千萬不要系統化的學習,而應該注重功利性的學習。

就好比你是一個小公司的電商運營,偶爾當要做大活動時,美工可能跟不上節奏,那麼你或許就需要頂上去。這種時候,你當然不能去找本PS書籍去一點點系統學習,而是根據自己當前的需要來學習:如果你摳圖,那就只用學套索或者橡皮擦工具就差不多了;如果你要做合成,那就學學蒙版和融合即可。

雖然我們要擴展自己的能力圈,但我們一定要謹記自己能力圈的核心是自己的專業技能,千萬不要因爲學習其它知識而耽誤了最核心技能的提升,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寫在最後:

職場中,只有核心競爭力夠強,你纔不可替代,纔不會被淘汰。而要提高核心競爭力,我們主要從以下3個維度來入手:一是SWOT分析法揚長避短;二是關注機會成本,發展比較優勢;三是發展擴張自己的能力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