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雲寺:禪宗畫境趣可尋

不知爲何,與比鄰的香山大不同,碧雲寺如此靜寂,沒有一絲絲喧囂。

大門口,手機掃碼北京健康寶,確認防疫健康;手機掃碼購買門票,10元錢門票,卻仔細到個人信息都要填寫清楚。

碧雲寺大門不大,紅牆灰瓦門樓,甚至有些簡陋。“碧雲寺”三個大字寫在一塊略帶斑駁的黃底木牌上,掛在門邊。門上方扯了一束電線,困扎的鬆鬆垮垮,想給本就不大的大門拍張照片,卻怎麼也躲不過它,無奈得很。

走進大門,就走進了清涼世界。從車站一路漫坡地走上來,剛剛出了點汗,一下子煙消雲散。

一條深深的青石板路,路旁鬱鬱蔥蔥的翠柏,翠柏的枝頭上密密地結了青色中些許泛白的柏籽,一顆顆有棱有角的。抖音裏有介紹製作柏籽香的法子,將柏籽採摘後,泡在上好的黃酒裏,七天後取出,在秋陽下曬乾,打成香粉,閒來打個香篆,看柏籽香菸氣嫋嫋,愛香人說是有一種大自然的山野清新之氣。我沒有試過。

沿山路向上,邊走邊看邊聊。

碧雲寺依山勢而建,六進院落逐層升起,直達山頂。據說,從山腳下的山門到山上寺院後的石塔,高度落差能有100多米。但是,在這兒登山遊寺院,不累也不寂寞,因爲陪伴你的都是百多年的參天古木,樹身上繫着紅牌的是一級古樹,都在300歲以上,繫着綠牌的也都百餘歲了,擁有這麼多古樹的寺院,我想一定是有故事的寺院。

碧雲寺的第一進院落是山門殿。殿內有哼哈二將,高大威猛,氣勢爆棚,幾乎是頭頂到了房檁。山門兩側就是鐘鼓樓。在這兒,我給同行的朋友挖了個坑,問他哪邊是鐘樓哪邊是鼓樓,果不其然,他自信地回答,晨鐘暮鼓,當然是東面鐘樓西面鼓樓啦。回答錯誤。上當了不是,碧雲寺是坐西朝東,鐘鼓樓當然在南北方向。因爲,碧雲寺始建於元代,蒙古人是崇尚和喜愛旭日東昇的民族。

再往上走,是天王殿、彌勒佛殿。

有意思的是,碧雲寺的天王殿裏住的是彌勒佛,彌勒佛殿裏供奉的是釋迦牟尼。在佛祖身旁,左側是迦葉尊者和文殊菩薩,右側是阿難尊者和普賢菩薩,這樣的四大脅侍也較少見。殿頂上擡頭可見螭龍藻井,活靈活現,雕樑畫棟,古韻古意。和殿中的工作人員攀談,才知道碧雲寺在明代時由大太監魏忠賢重修,並想身後葬在此地,後院還見得到翻修時挖出的一對石翁仲呢。清代乾隆時期,又對碧雲寺重新修葺,建起了金剛寶塔座,新建了行宮和羅漢堂。可這些,在文化大革命中又受到很大沖擊,現在只剩下山門前那一對瘦骨嶙峋的石獅子和彌勒佛銅坐像是明代的,這座殿裏的藻井是原裝的、沒動過的,其它的都是修舊如舊了。

我還請教了大殿上的一塊匾,乾隆御筆親題,看了一會兒,還是有一字猜不出。那位工作人員告訴我,是“寂”字,“能仁寂照”,能仁就是如來,匾的大意是佛光普照。

第三進院落的菩薩殿上同樣有一塊乾隆御筆匾額“靜演三車”。看不懂,上網查了查,原來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說的是,唐三藏西天取經的路上,在西域見到了一個很有修爲的老和尚,便指引他往生去東土大唐。取經回來後,唐三藏在尉遲恭家見到了這位投胎轉世的和尚,已是朝廷重臣家的公子哥,便勸說他出家爲僧,一同翻譯佛經、弘揚佛法,可這位公子捨不得榮華富貴,死活不同意。沒辦法,唐三藏只能求得皇帝聖旨,迫他出家,且答應他隨身可帶一車金銀、一車美女、一車美酒珍饈,結果到了寺院門前,聽得木魚和誦經的聲音,公子恍如隔世,醍醐灌頂,馬上拋棄了“三車”,迴歸了祖庭。當然,這只是一個故事,也有人說“三車”代表着佛、菩薩、阿羅漢,“靜演三車”大意是要一心向佛,不斷修行,修成正果。

拾階而上,後殿是“孫中山紀念堂”,孫中山先生逝世後曾在此停靈。由此,碧雲寺“不再是一座普通的廟宇”,因爲“這裏,曾寄宿過一個偉大的靈魂,曾護佑過一個全民族哀泣的偉大的身軀”。紀念堂裏,居中有漢白玉的孫中山先生坐像,兩壁有白底金字的“孫中山先生之蘇聯書”,旁邊置放一口1925年蘇聯贈送的玻璃蓋鋼棺。這裏還有“紀念世紀偉人孫中山”圖片展,幫我們瞭解中山先生生平和他爲民族、爲國家做出的偉大貢獻,緬懷中山先生。

紀念堂後身向上是塔院。

塔院裏,有四柱三樓、飛檐斗拱、精雕細刻的漢白玉石牌坊,有雕工精湛、畫面生動的八字形石雕圖畫照壁,有重檐八角攢尖頂的磚石碑亭,還有全寺最高處的金剛寶座塔。

許是維修中,寺院裏的菩薩殿和金剛寶座塔都不開放。從外面看,金剛寶座塔差不多是藏傳佛教的建築樣式,遠遠看得見券洞上乾隆御筆的“燈在菩提”石匾額。燈在菩提,心在菩提。

就勢在臺階坐下,喝口水,小憩片刻。擡眼望一望藍天白雲,望一望遠山如黛,望一望參天松柏,望一望這片迴旋串聯的寺院建築羣,也望一望照壁旁那一樹燦燦的紅柿。

在初秋的晌午,想歇就歇一會兒,想走就多轉轉。不急不慌,不緊不忙,就這樣隨性走走,隨心看看,隨處轉轉,難得享受這份靜謐、這份從容、這份自在,不亦樂乎。

更何況,碧雲寺還有羅漢堂,去數數羅漢,笑談人生運勢;還有水泉院,掬一捧卓錫泉,拜一拜“三代樹”,去找回一顆“清淨心”;還有含青齋、涵碧齋,賞“雲容水態”,悟“活潑天機”,去禪宗畫境中尋趣……不得了,來了碧雲寺,都樂不思“沈”了。

山水畫境,禪宗衣鉢,忍不住立於松下,朗聲背誦一遍《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心中一陣清風拂過,“觀自在菩薩”,觀的,不就是“自在”二字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