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都喫豬肉,爲何回族人堅決不喫?學者:因爲回民太愛“乾淨” 1、回族人與豬肉的“恩怨” 2、學者馬堅對回民不喫豬肉的解釋:豬不愛乾淨,吃了容易生病 3、對於少數民族的文化、信仰,我們要懂得尊重

文|顏小二述哲文

我國地大物博,56個民族中,每個民族都有其別具特色的風俗。回族作爲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他們在飲食文化上就有一個特色,那就是不喫豬肉。

就顏小二身邊的人來說,不喫肥肉的人數量不少,不喫豬肉的人確實少見。而在回族人中,“喫豬肉”纔是怪異,不喫豬肉,是回族人鮮明特色之一。

那麼回族人爲何不喫豬肉呢?背後原因可能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

1、回族人與豬肉的“恩怨”

豬肉可以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肉食了,但是回族人卻不喫豬肉,直接原因與他們信仰伊斯蘭教有關。

據相關史書記載,因爲伊斯蘭教在回族形成以及後續發展中起到了極大的作用,所以回族人到現在依舊保留對伊斯蘭教的信仰,於此也保留了這一教派中於飲食上的相關“文化”。

《古蘭經》是伊斯蘭教的經典,關於回族人不喫豬肉的原因,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古蘭經》中記載:

“禁止你們喫自死物、血液、豬肉、以及誦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動物”。

也就是說,伊斯蘭教的經典《古蘭經》中有規定,類似動物血液、自己死去的動物、豬肉,以及沒有經阿或做禮拜的人念安拉之名然後屠宰的動物,都是不能食用的。

這其實也是在暗示人們,豬肉和自己死去的動物以及沒有經過“淨化”而自行屠宰的動物一樣,是“不潔”的,這種“不潔”不僅存在於客觀事實上,還存在於精神層面。

於此,我們可以推理,回族人不喫豬肉,是因爲伊斯蘭教有相關規定,將豬肉看作是與死物等一般“不潔”的存在。

2、學者馬堅對回民不喫豬肉的解釋:豬不愛乾淨,吃了容易生病

其實,關於回族人爲何不喫豬肉的原因,有較真的人刨根問底,也有認真的“學者”予以回答。比如1951年3月,穆斯林學者馬堅發表了一篇文章,即《回民爲什麼不喫豬肉》。在這篇文章中,他給出了回族人不喫豬肉的解釋:

因爲豬在家禽中屬於最不愛乾淨的動物,豬的體內可能有寄生蟲,喫下豬肉,可能會因此染病。

當然,馬堅的說法也有一定的道理:愛乾淨的回族人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豬比較“髒”,因爲比較愛乾淨,同時也爲了避開“得病風險”,於是拒絕喫豬肉。

但是在現代科技發展的今天,這種解釋顯然是站不腳的。雖然站不住腳,但我們也能從中找到豬在回族人眼中象徵着什麼。

或許,曾經的回族人真的認爲豬是家禽中最骯髒的,吃了容易生病,所以拒絕喫豬肉。但現代科技早已爲豬肉的“無毒”正名,爲何回族人依舊不喫豬肉呢?可能回族人對豬肉的“不潔”已經上升到了精神層面,畢竟在《古蘭經》中有記錄,沒有“誦非安拉之名而宰殺的動物”是不能喫的,很明顯,“誦非安拉之名”的作用與“淨化”類似。

豬在《古蘭經》是屬於直接被禁止的,連“淨化”的“資格”都沒有,也可洞見,在伊斯蘭教中,“豬等於不潔”這一點,很有可能已經上升到“精神”層面。

3、對於少數民族的文化、信仰,我們要懂得尊重

對於回族不喫豬肉這件事,其實個人覺得,我們不必對這件事太“較真”,因爲在回族人的信仰中,他們將“豬”與“不潔”等同起來。拒絕“豬肉”,實則是拒絕“不潔”。深究其行爲背後的動機,我們其實也能看到,這是回族人追求“美好生活”的體現。

寫到最後,顏小二想說,對於少數民族的信仰,以及他們別具特色的文化,我們要懂得鑑別性去理解和尊重。對於那種沒有危害,但起來似乎有些“不可理喻”的“堅持”,我們其實不用太大驚小怪,因爲深究之後我們可能會發現,這些奇怪的“堅持”背後,有這些堅持者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嚴正聲明:本文僅由顏小二述哲文發佈於簡書,冒充、搬運等侵權,發現必究。

參考:《古蘭經》、《回民爲什麼不喫豬肉》等。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兩週內),喜歡請點贊收藏哦。

想持續瞭解更多蘊含哲理的國學知識,想持續從電影、文學作品、人生百態中體察更多人性的高尚與悲俗,可關注@顏小二述哲文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