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字寓意幸福和福氣,過年貼“福”字,是對幸福生活的嚮往

“福”字,是我國民間是一個非常吉祥的字符。“福”的最原始含義就是“向上天祈求”。“福”字在甲骨文中,是“兩手捧酒澆於祭臺之上”的會意字。後來,“福”又特指祭祀用的酒肉。

隨着社會的發展,周代的青鋼器銘文上面出現了不同結構的“福”字。之後,隨着小篆、隸書、草書、楷書等字體的出現,“福”字的變化也越來越多,越來越藝術化。同時,“福”字的含義也得以逐漸延伸和拓展。


譬如西漢哲學家戴聖編選的《禮記》認爲,“福”即爲事事順利。而戰國時期法家代表韓非子在其撰寫的《韓非子》中說:“全壽富貴之謂福。”這裏的“福”,就是福運、福氣的意思了。

今天,我們對“福”字的理解就是幸福、福氣之意。“福”字,已經成爲人們心目中最美好、最嚮往的字符。因此,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扇上張貼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習俗。據宋代文人吳自牧撰寫的《夢梁錄》記載,早在宋代的時候,民間過春節已經有了“貼春牌”的習俗。“春牌”,就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福帖”。

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人們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到”“福氣到”。那麼,倒貼“福”字的習俗又是如何來的呢?


一種說法認爲這個習俗與明代的馬皇后有關。有一年,明太祖朱元璋準備以“福”字做暗號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爲了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一個“福”字。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有人敢違抗,於是家家戶戶門上都貼了一個“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一不小心,竟把“福”字貼倒了。


第二天,朱元章派人上街查看,結果發現家家都貼上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朱元璋勃然大怒,欲命人將那家滿門抄斬。幸虧馬皇后機智,她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聖上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您這一來,不就代表福到’了嗎?”朱元璋聽了之後,感覺有理,便下令放人。就這樣,一場大禍得以消除。從此,人們在過春節時,便將“福”字到貼,一是爲了求吉利,再一個就是爲了紀念馬皇后。


此後,倒貼“福”字便由傳入平民百姓家。人們倒貼“福”字時,都願過往的行人或孩童唸叨幾句:“福到了,福到了!”

人們除了千百遍不厭其煩地書寫着“福”字,千變萬化的精美“福”字剪紙,更將“福”字的藝術魅力推向了高峯。比如,有的在“福”字左右畫上兩隻蝙蝠,寓意“遍地有福”;有的“福”字是用鹿頭或桃子等吉祥紋樣組合而成,蘊含人們對福、祿、壽的追求和嚮往。


人們喜愛“福”字,並將它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裏面,便逐漸形成了一種濃厚的“福”字文化。

今天的分享就是福字的剪紙方法,會剪福字,你的福氣就到了。剪好後的效果如下:

福字剪紙的折法採用的是八折法,具體介紹如下

1、取一張正方形彩紙,沿對角線對摺成大三角形。

2、沿上圖中大三角形的中心線二次對摺成中三角形,見下圖。

3、同理,再把中三角形沿中線對摺成小三角形,以上一共三次對摺,最後折成的小三角形就是八折法,見下圖。

4、把小三角形的開口處朝上,斜邊朝下,開始繪製邊框圖案。

5、先把邊框圖案剪下來,如下圖所示,

6、展開紅紙,在中間的正方形空白處話畫上福字,參考下圖,注意福字與邊框的勾連。

7、沿着福字圖案剪下來,然後翻轉紅字,一幅吉祥窗花“福”字圖就出現了。

這個福字很漂亮,多練幾次,剪得熟練了,就可以過年時把作品直接貼在窗上。自家的窗花自己動手剪,不是爲了省幾個錢,而是爲了能夠體驗剪紙的樂趣和由此獲得的成就感。

圖文原創,歡迎喜歡剪紙的朋友點贊+關注,一起做趣手工,傳承非遺文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