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 秋味無邊

有人喜歡春花滿眼,有人獨愛秋葉遍地,寂寥明淨的清秋,即使你不愛它的露水寒涼,也一定不會否認它的意味深長。

寒露

中秋一過,季節便進入了深秋,一晃寒露驚秋晚,到了此時,晶瑩剔透的白露,變成了冰涼透骨的寒露;日子再往前走,等到寒風再起,那寒冷的露珠便會再次蛻變,以冰霜的形式重新降臨人間。“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推開季節的窗,便與最美的清秋相遇!

每到寒露凝結、草木搖落的時候,就會想起宋人的那句“曉來寒露滴疏桐”,一滴寒露,點點葉黃,便將人間染成清秋。

輕寒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清晨出門,已是寒氣襲身,“寒露寒露,遍地冷露”,似乎一切都處在了薄涼的寂靜裏。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詩人用詩情裁剪寒氣,悠長的嘆息、纏綿的思念;越是冷若清秋,越是眷戀溫暖,風動露涼,凝露成霜,牽掛着的親人,天寒莫忘添衣裳。

秋味

一場場秋雨之後,草木榮光已成過往,秋的韻味越發的鮮明起來;都說 人間最美是清歡,在我看來,人間最美是清秋;

清秋的美,在於曉風殘月、殘荷聽雨的素淨涼薄;

清秋的美,在於黃花深巷、紅葉低窗的溫婉靜謐;

清秋的美,在於一江秋水、一黛遠山的淡淡遠意;

清秋的美,在於秋水無塵、桂花落地的清淨空明;

一片秋色,萬種詩情,閉上眼便是那句“涼風有信,秋味無邊”。

賞菊

一陣鴻雁南下,籬邊菊花吐豔,秋菊的盛開,是大地步入深秋的標誌,賞菊的日子,是最濃郁的清秋色彩。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秋菊環繞房舍盡情盛開,美如陶淵明家的小院,繞着籬笆觀賞了無數遍菊花,直到日暮西斜也不厭倦。那一叢叢、一簇簇明亮溫暖的金黃,是深秋最美麗的風景線。

詩情

千古之前,當落葉撲簌而下,有人在愁思,關於離別,舍不下心中的柔情;有人在悲嘆,關於生命,嘆人生倉促 年華凋零。

田園詩人卻從一片秋色中尋覓到安頓心靈的場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幅悠然自得的清秋景色,田園詩人溫暖了後世每一叢帶霜的菊花,也給後人提供了一座精神家園。

禪意

對於清秋的寂寥之美,真正的懂得的非詩佛莫屬,“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看起來是清冷的,但卻不孤單,一切都是安寧的,空靈的,透着些許的禪意。

當歲月贈予寧靜,當光陰呈現薄涼,我們是否,也能給自己的內心留一點安寧;是否,也能將人生修行的如此詩意呢?

閒適

深秋的光影,有些清朧,有些迷離,有陽光的日子,透過窗櫺,灑落身上,暖陽陽的,便有一種慵懶的味道,光陰瞬間就變得閒適起來。

若再有些情調,泡上金黃的菊、馨香的桂,捧上一本書,靜坐窗前,慢慢啜飲,倦了便放下書,遠眺窗外秋色,虛度時光,恍惚間便有“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隱世之感。

這樣的清秋一次一次地遠離,一次一次地走近,歲歲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