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00條朋友圈|(五)

2014年6月28日 08:31

“站着說話不腰疼,這句話很有意思。“不腰疼”的局外人很難對當事人感同身受,但是“不腰疼”也有好處:不處於一些特定的情緒狀態中,有些問題就看得客觀。但是處於“腰疼”狀態的當事人很難接受這種客觀,這是一對矛盾。所以就有了“站着說話不腰疼”的指責,以及“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的感嘆。”


每個人的世界都是一個圍城,裏面的人出不來,外面的人進不去。而唯一的鑰匙在這個世界的主人手中,但是這個人往往不知道城門在哪,更沒有勇氣走出來。

我想每一個人都會有安慰人的經歷,都能體會到安慰人的難,以至於絕大多數的安慰只能是一種流於形式的表示,除非是非常親密的人,不然幾乎沒有人在意安慰的結果,因爲都心知肚明所謂“安慰”不過是杯水車薪。其實說是“杯水車薪”可能都有些不恰當,畢竟以水救火還算是對症,只不過是力量不夠強大,而安慰這個事,一個不留神就會成爲“抱薪救火”,把事情搞得更糟。被別人“同情”,可不是什麼愉快的體驗,就好像是在傷口上撒了一把鹽,每一份“同情”都在做實當事人的“不幸”。同情很快就會消失,而不幸,卻會跟隨當事人很久很久。因此絕大多數的安慰都不能助人堅強,反而會加深其軟弱和無助。

局外的視角往往是可觀的,可以把利弊分析得鞭辟入裏,其中不乏許多有建設性的建議,但是這種分析做的再正確,不過是給當事人指出了方向,甚至畫了一幅完整的地圖給他,但卻忽視了一個遍體鱗傷的心靈,此時甚至無法起身,卻又如何能走出困境。真正好的“安慰”,應該是先修復損傷,給人勇氣、信心和力量,然後在想辦法帶其走出困境。這就要求我們不能只是站着“訓”,而是要彎下腰去“扶”。這種“扶”,就是情感的支持。

而 “扶”卻並沒有那麼簡單,大部分人都會在第一步就一籌莫展:如果沒有一定的“共情”能力,你根本連人在哪都找不着。找不到人,扶就更談不上了。爲什麼當事人會斥責周圍人是“站着說話不腰疼”,因爲在他目之所及的範圍內根本看不到人,也感受不到絲毫的溫暖和慰藉,只有耳邊傳來一些自以爲是的噪音,自然是不可能對這樣的“說教”產生親切感的。當局者迷,是因爲身在其中看不見處境的全貌,但是旁觀者真就“清”麼?他們確實可以看到一些當局者無法看到的角度,對事件的整體也有一定的把握,但是沒有任何一幅地圖上會標出荊棘和猛獸,不身處其中,便感受不到其中的痛苦和危險。

“客觀”對於某一個人來說是沒有直接意義的。一切外因都要通過內因起作用,所有客觀也都要經過意識的主觀反映,所以嚴格來說人是接觸不到客觀世界的,所有與外界的互動都依賴於感觀,而感觀就已經是被我們大腦加工過的主觀映像了。如果你真的想幫一個人,那麼只有嘗試與其同行,讓兩個人的主觀世界有重合的部分,這樣才能感同身受,互相理解。

當局者迷,旁觀者亦迷,只因互斥“不清”。世界上本來就沒有路,若能彼此達成共識,就是找到了方向,即使那個方向上沒有路,走出來便是。所以迷不迷真的沒有那麼重要,對與錯不過是一紙契約,前進的路上不怕前途渺茫,只怕無人同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