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越發具有競爭性?看鞏俐如何面對《焦慮的社會》:問就是沒有

文|顏小二述哲文

15年前,顏小二被鞏俐的美貌“驚豔”,15年後,讓顏小二驚豔的,是她的“自信”。

鞏俐,1965年12月出生,算算現在也有50多歲,與周星馳一起出演的《唐伯虎點秋香》時,鞏俐扮演的秋香,僅僅只靠帶着笑意的回眸,便驚豔了顏小二的整個童年。

而《奪冠》中再次出現在觀衆面前的鞏俐,她以其精湛的演技再次折服衆人。這一次,讓顏小二記住鞏俐的,不是她的美貌,而是她的自信。

關於鞏俐式自信,我們可以從楊瀾對她的一段採訪中體會。

楊瀾問:“你對年齡有過危機感嗎?有沒有因此糾結過,掙扎過?你對自己的事業曾經產生過懷疑嗎?”

鞏俐答:“沒有,沒有糾結過,沒有!”

楊瀾問:“這些年有怕過的時候嗎?包括大家去議論你的生活的時候,會有一種恐懼感和壓力嗎?”

鞏俐答:“沒有。”

鞏俐與楊瀾的這段採訪,讓不少網友直呼“太酷”,並對鞏俐的自信來了個經典的總結:“別問,問就是沒有”。

從網友對鞏俐的“讚賞”,顏小二倒看到當代人對“面對焦慮與壓力不驕不躁之自信實力派”的欽佩。

其實楊瀾問出的這兩個問題,可能是大多數年過五旬女演員的“困擾”。50歲的女演員,容顏自然比不上年輕時的巔峯狀態,再加上來自後起新秀的“威脅”,設身處地想想,這樣的女演員,確實容易“焦慮”。

拋開女演員這個職業,我們常人在職場、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境地呢?

舉個例子,在三、四十來歲年紀的辦公室白領生活中,公司不斷有優秀新人加入。這時,自己雖然“夠努力”,但家庭和年紀讓自己時感“力不從心”,害怕被後起新秀“取而代之”,即便是“新秀”因年輕在類似學習能力上的“閃光”,或許都能觸發我們敏感的“警報系統”,讓我們“警惕”。

我們懸着的一顆心,似乎從我們選擇“奮鬥”開始,就沒有“落下過”。

關於這種現代社會下的焦慮與競爭,德國作家海因茨·佈德在他的書籍《焦慮的社會:德國當代的恐懼症》(下簡稱《焦慮的社會》)中寫的一段話,倒是描繪地繪聲繪色:

由於一切皆懸而未決,卻又未失去其重要意義,恐懼便油然而生。人們覺得自己神經緊繃,每時每刻皆須全力以赴,不能鬆懈。

作家“海因茨·佈德”筆下那生在德國“焦慮者”,於顏小二看來,倒成了經濟社會中,當前大多數“奮鬥者”的縮影。

這種“焦慮”或許並不是來自“不夠努力”主觀懈怠,更多源於一種類似“努力了,達到了,但隨時會失去”的危機感。這種“不穩定”的“懸而未決”,讓人無法卸下“全力以赴”的狀態。

於此,時刻緊繃的神經,讓人們疲乏,甚至是焦慮。

正如《焦慮的社會》這本書中所說:

我們今天生活在一個不看重分配而來的地位,而看重通過努力所得到地位的現代社會之中。

這是一個看重“努力”的社會,而努力是一個過程,這便否定了“一勞永逸”的“慵懶”,我們要不斷思考“接下來”幹什麼,並付諸實踐。

要想在這樣極具競爭性的社會下長期保有一席之地,甚至不斷向上,我們便必須時刻“警惕”、“努力”,並且“懸着我們的心臟”。這是不是意味着我們註定“焦慮”?

並不是這樣。

鞏俐與楊瀾的對話,讓我們瞭解到鞏俐“霸氣”的“自信”,也能在“如何面對社會的焦慮”這個問題上,給我們一些啓發。

通俗一些來說,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所求爲何物,這種“所求”非與旁人攀比的名和利,而是心中熱愛;這個“熱愛”可以是在事業上達成某個目標,也可以是在技藝上獲得某種成就等等,這種時候,人是專注的,不會質疑自己,不會瞻前顧後,更不會因旁人的“碎碎念”而動搖。

這樣的人必定顯得“自信”,那麼,焦慮在他們面前,又何足掛齒呢?

如此說來,下圖是鞏俐演郎平,還是鞏俐演“鞏俐”,倒有些傻傻分不清楚了,各位覺得呢?

嚴正聲明:本文僅由顏小二述哲文發佈,冒充、搬運等侵權,發現必究。

參考:書《焦慮的社會:德國當代的恐懼症》、節目《楊瀾訪談錄》等。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兩週內),喜歡請點贊收藏哦。

想持續瞭解更多蘊含哲理的國學知識,想持續從電影、文學作品、人生百態中體察更多人性的高尚與悲俗,可關注@顏小二述哲文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