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化纖工廠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中,零售業被公認爲是數字化程度最高的行業,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中國傳統制造業,大部分還處於觀望狀態。當前,國內外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複雜的變化,越來越多的製造企業希望通過業務數字化與智能化,降低公司的管理成本,提升運營效率,推動業績增長。

浙江四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事地毯製造已經有18年了,公司十分重視技術裝備的研發投入,斥資引進了瑞士、德國、比利時等多個國家先進的紡絲和熱定型設備,公司業務遍及國內外,產品遠銷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在同行中頗具競爭力。

但是隨着業務的發展,公司管理層逐漸認識到:要實現業績增長僅靠先進的技術裝備是遠遠不夠的,企業要提升效益,得紮紮實實練好內功,做好業務各環節的管理協同,讓業務跑在“雲”上,用數據說話而不是“拍腦袋決策”。

設備很先進,人與人的協同方式卻很傳統

“四通的設備很先進,自動化成度很高。但人和人的協作還很傳統,傳遞消息靠紙,部門協作靠紙,業務審批也靠紙。這些紙被丟在辦公桌上,落在打印機裏,最終大多數是進了碎紙機和垃圾桶,跟着一起丟掉的,還有我們業務經營數據和每一次決策的寶貴經驗。”四通新材董事長唐亮說。

低效的協同方式還表現在:從銷售訂單開始到生產下單、車間報產、質檢彙報、設備報修全程紙質表單傳遞。當銷售查詢訂單的進度時,要先問生產計劃,生產計劃要電話問車間一線或到現場瞭解生產進度,效率很低。重要數據採用手工記錄、電腦錄到Excel進行保存,不能實時更新和查詢,更談不上通過數據分析,爲相關部門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和決策支持。

企業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

基於以上痛點,公司需要一套既能符合行業特性同時又能高度匹配企業自身經營現狀的管理系統,來實現生產工藝、排單、進度、質量、異常等信息共享,讓各經營環節緊密協同。通過智能的數字化決策,讓協同效率提升,減少換產,節約損耗,爲企業提效降本。

於是,杭州數跡網絡爲四通新材量身定製了一套生產運營數字化管理(MOM)系統來解決客戶的痛點。數跡CEO劉曉曉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們摒棄了傳統的IT思維,依託阿里雲成熟的基礎設施和宜搭低代碼應用搭建平臺,重點圍繞人和數據架構了一套符合化纖行業特點的數字化運營管理系統。”

劉曉曉提到的宜搭是阿里巴巴自研的政企數字化轉型低代碼平臺,它基於阿里雲的雲原生技術部署,集成了模型編排、流程編排、服務編排、數據編排、UI編排等多模塊能力,以及強大的開放與集成能力,已經和阿里經濟體內部例如Data V、高德、政務釘釘等多個產品深度集成,支持公有云、專有云和專有化部署三種方式,能夠極大地降低應用開發門檻,提升研發效率,縮短交付週期,促進政府、企業及各類組織的數智化轉型。

宜搭與數跡強強聯合,助力企業數字化升級

數跡在製造行業已經深耕多年,非常瞭解行業的痛點,1年前成爲宜搭的天使合作伙伴,可謂強強聯合。

在談到雙方的合作關係時,劉曉曉提到,宜搭就像一座架在企業、ISV和應用之間的橋樑,不僅爲企業提供應用的開發、測試以及發佈的完整生命週期管理,讓更多擁有業務經驗的企業IT人員以及行業ISV可以快速構建企業級應用並對應用進行迭代,而且還賦予企業和ISV將已有創新應用固化爲最佳實踐後在阿里雲生態中進行推廣和分發的能力。

解決方案和具體場景運用

數跡和宜搭共同打造的這套生產運營數字化管理(MOM)系統,採用一雲多端的部署方式,銷售人員可以在客戶現場完成訂單錄入,管理人員打開手機釘釘就可以完成審批工作,生產管理員在辦公室就能看到實時的機臺排期和作業進度情況,生產班組通過PAD可實時查看工單任務,工藝信息,提交日誌,提報產量。

銷售工作臺
集成現有用友系統數據,規範銷售合同和生產需求的審覈與管理。

生產計劃工作臺
根據銷售合同和生產需求,展示所有待排產訂單,可對訂單基本信息快速瀏覽,系統自動顯示歷史排產的效率數字、質量情況、基礎技術信息,快速輔助生產排程,排產情況自動下達生產一線。

生產管理工作臺
工藝人員在操作檯快速錄入工藝控制信息,生產班組可以在機臺上的操作檯上隨時彙報完工產量,系統自動統計完工總數量。交接班過程中快速記錄生產日誌及需注意事項,實現無縫交接。對生產過程中出現故障的設備,一鍵報修,消息直達設備維保處。

質量管理工作臺
QC根據檢驗結果,快速進行品檢彙報,計合格與不合格數量,系統自動統計。可對物理指標進行抽檢彙報。對生產過程中發現的異常及時反饋、消息直達班組。客戶質量反饋單電子提交,系統自動獲取相關的批次檢驗信息、生產信息,快速輔助定位。

設備維保工作臺
整理設備總清單,對工廠設備整體情況進行掌握。制定機器定期保養計劃,系統自動分解周計劃、日計劃,在生產計劃界面提示保養。設備報修快速知曉響應,歷史報修情況一目瞭然,保證機器和其他資產設備的正常運轉以實現工廠的執行目標。

業務報表
實時統計生產計劃數量,完工數量,不合格數量等數據,並形成可視化圖表,直觀體現生產進度與異常情況。

“傳統的ERP系統提供的是通用化解決方案,適配性差二次開發成本高。這套MOM系統完全是貼着我們的業務,按照我們的崗位習慣在做,區別於做完業務再補單子,這次是業務和系統充分的融合,系統就是業務本身。”四通新材董事長唐亮這樣評價。

系統實現了企業裏業務與人,人與人的數字化鏈接,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在系統的助力下,產品報價時間縮短2天,交期平均縮短5%,能耗料耗降低1%,異常處理時間縮短50%,設備可用率提升3%,數據處理效率提升100%。

在中國,成千上萬個“四通”需要思考如何搭上“數字化建設”這趟高速列車,把這一步走穩、踩實,實現真正的智能化工廠也許就指日可待了。

原文鏈接

本文爲阿里雲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