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青春歲月(61-6)

六十一章(6) 

          凌達珺覺得自己與丁香的對話,就像與另一個自己在談心,因爲,丁香的許多想法,自己也曾經有過。但是,他寧願自己痛苦,也不願意看到丁香痛苦。他知道,丁香是沉悶得太久了,情緒纔會如此低沉。而自己的心境也並不比她強多少。“丁香呀,如果我們自絕,只能說明我們不該來到這個世界。”凌達珺壓抑着自己的內心的悲哀,卻苦口婆心地勸說着丁香,“書籍,塑造了我們高貴的靈魂,卻沒有教會我們如何應對生活的磨難。所以,我們纔會迷茫、煩惱、彷徨……甚而至於試圖逃避。但是,我們的確沒有理由褻瀆生命。”

  丁香驚愕地盯着凌達珺,兩汪淚眼射出了久違的光芒:“達珺,你從哪學來的這些說教?還一套一套的。”

  “想法超越了現實,就會引來痛苦。而我們用凡人的心態看人生,就會發現:沒有什麼值得我們擔憂和計較的。”凌達珺則直奔她的心靈,“因爲,凡人的精彩就是平淡,就是忍耐,就是‘任爾東西南北風’……因爲,我們本來就無力對抗高貴和疾風暴雨,我們只能順其自然。”

        然而,我的靈魂,卻看得清楚:“爸爸的事沒有結論”,纔是丁香無法擡起頭來的根本原因,同時,這又是尚未成年的凌達珺不能改變的現實,正所謂:“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正由於凌達珺本人也是鬱結症患者,或者說他與丁香原本就是同病相憐,所以,他很難通過自身的能力給予丁香生活的信心。但是,有一點他看的很準,那就是:丁香具有強烈的“孤獨感”。

  在他沒有到來之前,丁香長期處於舉世無談者的境遇之中。而今,他的造訪本身,便可以即刻化解丁香的“孤獨感”。而丁香之所以願意毫無顧忌地向凌達珺吐露心聲,正是基於她把他早已視作知己。

      然而, 吐露僅僅是暫時的釋放,“日子回不去了”纔是癥結所在。丁香與達珺,都十分眷戀純真的童年時光,都像達珺所說的那樣,認爲:童年是“心情舒暢”,“腦子特別好使”的年代。可是,生活總是在往前行走着,總是讓人分分合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