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事件:生而爲人,我奉勸你別太善良,自私一點不好麼?

他走了。靜悄悄地走了。

室友說,他平常很開朗。他的告別信裏寫着平靜。他看上去根本不像是一個會選擇主動離開的人。

絕望有時候看起來也是這麼的無波無瀾。或許很多人以爲絕望是歇斯底里,是誇張和讓人害怕的癲狂。

可是絕望到最後,通常是以平靜收尾。不是死水無瀾的平靜,是一種覺得世界上什麼都沒有了價值的虛無感。

這個時候。人會覺得活着沒意思。

今天在看消息的時候,發現是韓國女星雪莉自殺一週年,去年的今天,我收到那則新聞報道,覺得很震驚。前一天還好好地在拍戲,怎麼說離開就離開了?

24歲的大好年華啊!爲什麼想不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事實上,我不是當事人,我沒法以自己想法去揣度他們的內心。

抑鬱也好難受也好,感同身受這回事畢竟從來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就像我曾經在外面旅行,看到旅人就會自然地露出微笑,可是這樣的笑容到了城市裏,你一個陌生人會對我笑?是不是在打我什麼主意呀?

人心的揣度,是那深不可測的汪洋宇宙也沒法比的。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想討論究竟是爲什麼,人會選擇主動告別這個世界。

就連明明說好了“連死的勇氣都有,何況活着呢”的三毛,荷西去世12年後,她卻選擇了追隨。

12年放不下!十二年!

曾經寫下“你來人間一趟,要去看看太陽,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這樣明朗句子的海子,卻選擇了最殘忍的臥軌自殺。

三毛走遍萬水千山,把紅塵動人寫盡,可是在荷西去世十二年後,她還是選擇了離開。

太宰治傳奇般的5次自殺經歷,那句“生而爲人,對不起”把人間失格悲歡離合唱盡。

我在自己的小說《白色曼陀羅》裏,也是以這樣的一個片段串聯起他人的一幕幕。

“她關心山草樹木,見到奇特的植物也要去問詢一句。

看上去實在不大像會自殺的人。”

有的人你就是怎麼都看不出來,也想象不到,他們怎麼就會自殺。明明這樣子開朗,明明多麼陽光,明明是很熱情的樣子,在努力的生活。

他們已經很努力想要好好地生活了,可是心底裏的缺失在叫囂,他們找不到存在的價值,或者說,這價值被人爲地扼殺剿滅了。

成功學是這個世界上最不講道理的。教育讓我們知道要往高處走,卻從沒告訴我們應該找回自己。

把弱肉強食奉若真理的社會,難道那進化了幾千萬年的文明,都不如一個野生動物世界來得精彩?

我不知道應該怎麼說,連思緒也變得混亂。我只是覺得可惜。

這世間水波溫柔,陽光明媚。多麼好的世界啊!

我知道會有人嘲笑他,會認爲這麼一點壓力都受不了,那將來到了社會上怎麼辦。可我想說的是,正是因爲這種紛亂的流言四起,才讓那麼多心智沒有長大成熟的孩子受了傷。

我們一直被教育着要聽話,要做老師,或者考公務員,去國企,或者外企。總之是越成功越好。可成功與快樂幸福之間沒有必然聯繫。

你得到了這一頭,也許在那一頭就會有所缺失。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個人也不可能滿足世界上所有人的要求意見。爲什麼要讓他人開心爲你慶賀?爲什麼反而把自己放到了最不重要的角落?

生而爲人,自私一點不好麼?

在乎你的人你不用向他們解釋,不在乎的你更不必向他們解釋。

善良是優點,但如果你的善良只能讓自己被言語鋒刃割傷,那麼我奉勸你,還是把這份所謂的善良丟了吧。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縱使不是那家大業大的李太白,你的恣意灑脫也可以是自我選擇。

何必爲了名利錢權讓自己不開心,何必爲了所謂必須要到達的勝利和畢業把自己一生耽誤。

久而久之,你做不會自己,反而懷疑這一生的意義。

虛無感,纔會讓人找不到繼續生活下去的意義。

而有時候這個意義很重要,他支撐着你走許多許多的路。

放過那些孩子吧,他們雖然已經長大成年,但仍是個容易受傷的,他們的心靈一直都在渴望接近這世界的大部分人,哪怕有許多明明有着自己的天賦,卻壓抑了天性,妄圖做個最正確的選擇。

我一直認爲,世界上沒有所謂正確與否的生活方式,只有你喜歡,你甘願,和你討厭。

你能忍受,你不想屈就,和你撒膀子就不幹了的一搏或是堅持。

生活總是艱難的,但幸好雨後有彩虹,天黑後有光,冬天過去會有春天到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連四季都有輪迴,連那樣燦爛的太陽都伴着陰影而行。何必要求自己非是個完美的人?何必活成他人慫恿要求你的模樣?

自私一點,快活一點,恣意一些,不好嗎?

事實上,這個世界有人在做僞君子,有人在尋真自我。

熱情、開朗都是性格的色彩之一。本來這世上性格千萬種,卻偏偏成功學鼓吹要外向,要去交流,要掌握足夠的人脈,這樣以後成功纔有你一份。

世上對錯被庸人論斷,對簿命運殿堂。

我們一邊猶豫着懷疑着不願着,一邊又勸說自己這是生而爲人必須要經歷的。這就是人生啊。

這不是人生!這不是模擬的卷子,你當成了真實的道路在走。

“讓所有人都認同的文字稱不上表達。表達需要勇氣。”而人生也是一樣。我在另一篇文章“一路向西去大理:因抑鬱退學,這個90後長沙小夥,長守沙溪鄉下”裏也講述了一個有勇氣的人的故事。

也許在某些人看來,他們是逃避。但在我眼裏,他們纔是真正有勇氣追求“自我的正確”的人。他們的生活也許不是被那主流社會常規的價值觀所接受認同的,但是他們活得瀟灑快樂,這自在難道不值錢麼?

很多人把金錢當做一生快樂尺度,卻在收穫完名與利後,茫然四顧,其實我們並不在意那金錢的多少,我們在意的是金錢能夠給我們帶來的生活方式的一萬種可能性。我們在意的是他人眼中我們的身份地位和名分。我們說到底,在意的還是他人的、物質的東西。

倉央嘉措在他的感慨裏寫道: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你看,連這雪域最大的王,都對紅塵無解。

人生啊,說到底,就跟做旅行線路規劃一樣,不過是段取捨。

其實,我真的真的,寧願希望你是一個不那麼“善良”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