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365 給寶貝的第43封信:《道德經》第24章:

親愛的寶貝:

今天有三個收穫跟你分享。

1.永遠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學校裏有個微課比賽,讓大家提交10-15分鐘的講課視頻。我約了昨天去錄像教室錄,出門前猶豫了一下:需不需拷到U盤帶着呢?心想:錄播教室肯定有網絡,應該不需要帶U盤。其實這只是給自己不想帶找了個理由。結果錄播教室恰恰沒有網絡。還好別的老師帶了U盤,可以借用。可是萬一人家也沒有,就麻煩了,對吧?所以,儘量做完全準備,纔不至於被動。

2.一件事實際花費時間總是大於計劃時間。還是錄課這件事,本來以爲最多錄兩遍,加上前後準備時間,四五十分鐘應該可以完成吧?結果前前後後花了一個半小時,還不是很滿意。今天又去了兩趟,才錄完最終版,還是有點小瑕疵。

《原則》的作者瑞 達利歐也說過:一件事實際花費時間總是計劃時間的兩到三倍。所以,請儘量預留時間,以避免時間衝突。

3.一個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地位、金錢、成就等都無關,只與他如何看待自己有關。今天上課互動時,有研究生同學自我評價說:“覺得自己沒有可取之處。”你看,一方面大量的本科生爲考研焦慮,另一方面,這些被認爲是“成功者”的人卻對自己的研究生身份不看重、沒信心。所以,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其實源自內在,而不是外在。

第二十四章

[原文]

企①者不立,跨②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譯文]

踮起腳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邁起大步想要前進得快,反而不能遠行。自逞已見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爲是的反而得不到顯昭;自我誇耀的建立不起功勳;自高自大的不能做衆人之長。從道的角度看,以上這些急躁炫耀的行爲,只能說是剩飯贅瘤。因爲它們是令人厭惡的東西,所以有道的人決不這樣做。

[註釋]

1、企:一本作“支”,意爲舉起腳跟,腳尖着地。

2、跨:躍、越過,闊步而行。

3、贅形:多餘的形體,因飽食而使身上長出多餘的肉。

[珍珠注]

今天這章很簡練,只有三句話。

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想讓自己站的高一些,於是踮起腳跟,反而站立不住,摔倒了變得更矮了;想要快速前進,早點到達終點,於是邁起大步往前走,結果走不了幾步就累趴了,反而無法到達想去的地方。

超過自己實際能力的做法,都不會有好結果。還有可能讓自己變得很難看。

反思我自己,之前就經常犯這樣的錯誤:自以爲了不起,做事情可以隨隨便便就做好。一動手就發現自己能力差得還遠,要各種努力(踮起腳跟),還是難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水準。有時候計劃做的過粗,給自己預留的時間過少,也是自己做不好的原因。

2.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如何成爲一個“被世界認可、表彰、看到功勞,長久有成就”的人呢?

這真是一個大難題。在第22章已經介紹方法:“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這裏老子又把同樣的話反過來說了一遍:不這樣做就不行。

看來老子是真的特別喜歡反證法。也非常強調一個人不遵守“道”的可怕。

但是現代社會中,如何恰如其分的“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呢?

這絕對是門大學問。

過猶不及,如何拿捏分寸不容易,“道”的深厚讓人難以實操。不知道後面有沒有進一步解說呢?拭目以待吧。

3.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都知道要“管住嘴,邁開腿”,才能身形苗條。

可是簡單的事情爲什麼做不到?因爲就像“曰餘食贅形”這樣,每天喫一點而已,每頓多喫一口而已。

“自見、自是、自伐、自矜”這些行爲很討厭,可是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有這些行爲,難以改掉。

成爲有道的人,會自然遠離這些不好的行爲。

我如何可以拒絕“日餘食”,而沒有贅形呢?

關注重要的事情是不是在“道”上,關鍵的事是不是遵守了道,多多覺察,應該可以更有智慧吧。

親愛的寶貝,祝我們每天覺察自己成爲有道者。

愛你的媽媽

2020.10.1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