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失業的中年男人:交大畢業,外企工作13年,爲何現在連普通工作都難找到?

面試是一個瞭解行業百態的窗口,能遇見各式各樣的人,有奇葩的,有靠譜的,但真正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上週面試的候選人中,有一位是爲數不多能讓我印象深刻的人!

初一看到他的簡歷,很是驚訝。上海交大畢業,在比較知名的外企工作了13年。

這是一個什麼人?

這樣的起點,然後能在一個公司呆這麼久,爲什麼現在會考慮重新找一份類似工作?

雖然和崗位匹配度不是那麼的高,但因爲有這樣的疑惑,簡歷也算優秀,便動了還是見一見的念頭。

他身材中等,說話聲音不大,語速不快。

回答問題時,右手捏着左手,明顯有點緊張。

面試開始,先是聊技術,後聊經歷,再聊未來規劃。

說實話,很失望,技術問題基本都沒有回答上來。

再到項目經歷,也是平淡無奇,小團隊,內容重複,用着過時的技術和框架。

最後聊到未來規劃時,他更是一片茫然,連最基本的自身優勢都總結不出來,更不要說自己的定位和未來規劃!

哎,他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

我內心在惋惜的同時,也充滿着好奇和疑問!

他比我大兩歲,在那個年代,能考上交大,用天之驕子一點都不爲過。

有着這樣的光環,後面也進了一家還有點名頭的外企。

按理說,不能成爲一方技術大拿,至少也能技術領域有所精通吧。

怎麼會退化到現在讓基礎的技術問題都陌生的程度?

怎麼從曾經的“天之驕子”淪落到普通人都趕不上的程度?

在最後的環節,他大概感受到了我的失望,連着說了幾聲不好意思,耽誤你時間了後,便緩緩說出了他這些年來的心路歷程。

剛進公司時,他勤奮好學,看源碼,寫程序,多請教,不到兩年就被晉升爲主程序。

一切似乎都往好的方向發展,但內心的安康帶來了滿足和頹廢。

變化是從第四年開始的。

那時的他,代碼熟練,業務精通,已經成爲骨幹。

在覈心業務都在國外的技術氛圍下,他開始滿足眼前,不再關注外界的技術變化,沉浸在小小的邏輯環節。

抱着工作就是工作,夠用就行的心態,這樣將就的過着。

有一天,他自己覺得要再振奮一些要跳出公司時,自己的孩子出生了。

也許是他現在的藉口,也可能是那時真實的生活壓力讓他選擇保守,他繼續過着這樣迷糊的生活。

也許是對自己的自我安慰,也許是真的覺得自己在拼搏,

他給這樣的生活取了個名字,叫“軟着陸”。

想着隨着公司的技術升級,自己有朝一日也能一起提升。

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從他18年後的經歷來說,他已經從技術前線脫落,開始了沒什麼作爲的“技術管理”。

隨着2020年的疫情到來,公司業務調整,他所在的分公司被關閉了。

一直想着的變化,以最出人意料的方式來臨了。

中年,兩娃,失業。

人生一下子到了谷底,他也是不知道要怎樣做計劃,看他的成長軌跡也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窮則變,變則通。

已經到了人生的谷底,往後再怎麼變也是上升吧。

可能是這樣,但誰就知道,人生的谷底到底在哪裏呢?

是的,沒人知道。

在後面的描述中,突然而來的失業擊潰了他的自信,讓他從正常的軌跡滑落。

他接着說,公司關閉後,在家熬了兩個月,整理好簡歷,複習了久未接觸的基礎知識。

不知道他是怎麼複習的,但從面試效果來看,結果並不好。

可能是太久沒有接觸一線技術,也可能是拖家帶口,並沒有太多自由時間可以由自己支配。

藉口總是可以這樣或者那樣,他一會說自己沒有時間,兩個小孩讓自己在家裏一點時間也沒有,一會說要弄的東西有點多,精力跟不上。

不管怎樣,在他身上還沒有看到徹底改變的覺悟。

面試最後,他再一次帶着歉意的口吻,道着別。

還能怎樣,改變還得要從內心開始,外力是無能爲力的。

借來的火,暖不了心靈,他得重新點燃內心的火種。

生活的軌跡一開始就顯出端倪,他的現在在過去的很久前就註定了結果。

看着他出門的身影,有些蹣跚,但對他有些惋惜卻生不出同情。

成人的世界就是這樣,不能對自己狠點,見困境不早求變,那就只能等着生活的毒打和外界對你的改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