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30歲以上的人很難改變自己的生活?

      最近幾個朋友問我怎麼才能找到高回報率的投資項目。但是當我回答要付出時間和精力的時候,他們都放棄了。爲什麼呢?因爲他們發現從零基礎到精通的代價是回爐重造,而自己根本不可能投入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在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上面。我笑道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你不能說喫到第四個蘋果飽了,就想直接喫到第四個蘋果,而不需要喫前面三個。

      雖然每個人都希望生活變得更好,但一旦超過30歲,大部分人一般不會主動改變原有的生活,而是更害怕外在環境的改變破壞他們長期養成的生活習慣,即所謂的中年危機。但當退休以後,人們通常會希望開始更自由舒適的生活,因爲屆時已完成了撫育後代的責任。

        之所以人一旦過了30歲,生活就很難發生實質性變化,是因爲能力和意願的錯位。人年輕時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只要在特定項目上花功夫,就可以上一個新臺階,但他們通常已有穩定的工作和養育後代的責任,因此沒有主動改變的想法。有研究發現,就業率和創造力成反比,穩定的工作給人安全感的同時也會剝奪人的想象力。

        當人退休以後,有想法過上新的生活,但礙於固化的飲食習慣和社交圈子,學習效率減退,收入水平難以實現質的提升,即使有希望改變,也沒有能力了。比如我母親年過半百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對象,她有想法改變現狀,但是男方都想找年輕的呀。。(順便幫我母親打一個廣告,座標成都,54歲,公務員,既沒有上一輩負擔,又沒有子女負擔,工作穩定,要找一個54歲以上,60歲以下,踏實可靠,和她一樣沒家庭負擔的優秀男士。如果有認識的可以私信我,中介勿擾)

        既然人在30歲以後好奇心和開放性普遍下滑,那應該做才能讓生活向好的方向改變呢?

      1.  首先要承認改變自己是很困難的,接納並欣賞現在的自己。很多人說他30歲以後依然在看書,上課等,好奇心並沒有下降,但我認爲大部分書、課程實質上是一種消遣,你購買的只是讓自己以爲在進步的感覺而已。這就是爲什麼大部分人願意購買經濟學課程,卻不願意自己付出時間精力收集數據,分析評估,收穫投資回報的原因。

        2.  今日事今日畢,記錄每天的進步和不足。從身邊最小的事做起,不斷提升自己。比如說我最近的進步在於雅思分數從第一次的5.5分提高到了第二次的6.5分。不足之處是由於我總是分心在貓身上,學習注意力不夠集中。於是國慶將貓賣給室友,待以後它的存在不會對我的生活產生不利影響時在買回來。

        3.  即使你每天都在按部就班地工作,也不要忘了偶爾擡起頭來仰望星空,生活既需要六便士,還需要有月亮。比如說雖然我在備考雅思,但也會考慮雅思、托福考試的利弊。考雅思的益處顯而易見,可以讓你選擇更好的學校,也方便學校篩選學生。壞處也有,那就是加劇了世界教育的不均等。爲什麼呢?因爲不是每個家庭都有錢讓孩子無數次地參加雅思、托福考試,很多非洲的孩子連喫飽飯都有難度。海外名校的錄取條件是雅思或託福的分數,其實已經把很多貧困地區的學生排除在外了。如果學校能取消雅思、託福門檻,採用多種語言或者完善的翻譯系統教學,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使用的語言,只要內容正確,不論用什麼語言答題、寫論文都可以畢業,可能更有助於實現教育機會的公平。不過招聘多種語言的教師、開發教學翻譯系統的成本由誰來買單?有些學科的專業術語在某些語種中並不存在又怎麼辦?似乎語言考試是教育成本最低的方式,但長此以往,有錢的人會更容易送子女上名校,沒錢人的子女上名校更難,畢業後工作收入差距進而增大,教育均等的道路其修遠兮。不過我相信我畢業以後,可以通過遠程教育在促進世界教育公平的道路上盡綿薄之力。

        欲變者實繁,終成者蓋寡。我們每個人都是裝在套子裏的人,只是套子的形狀尺寸不同罷了。大腦喜歡把一切變成習慣,享受熟悉的環境帶來的安全感。但凡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的變革都會隨着年齡的增加而變得日益困難,相比之下付出金錢反而更加容易(比如整形手術)。但這並不意味着人一過30就完全失去了創造更好生活的主動權,只要欣賞現在的自己,善於從經驗中學習,心中存有詩和遠方,就可以優雅的變老,即使在一個不需要詩和詩人的時代。雖然社會對30歲以上的人有很多基本要求,結婚生子,事業有成,有房有車等等,有了這些“體面”的掩護,纔不至於讓衰老顯得太過觸目。但我依然希望所有年過30的朋友們不論境遇如何總能欣賞自己的年齡,如聖經哥林多後書4章16節所言,“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