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固守觀念

人們固守的觀念在不斷重複使用之後成爲規則,人們也經常把這些沿襲已久的規則誤認爲是真理,並形成頑固的定向思維。

因此,所有與“真理”相牴觸的觀念都會遭到摒棄。

其實,制定規則不一定是壞事,就像鐵路上延伸的鐵軌,如果你的目的地正是鐵軌延伸的方向,那麼規則對你來說就非常有益。

但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並不大,畢竟事情的發展往往不會隨人的意志而轉移,當你的目的地偏離了鐵軌延伸的方向,規則就會妨礙你思考,成爲你走向正確的阻礙。

因此,只有不拘泥於成規,打破定向思維,才能爲問題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

有兩個農民一起在承包的土地上種同樣品種的莊稼,但因爲年景不好,沒有得到理想的收成。兩個人將收穫的不多的糧食賣掉後,又一起開始種樹苗。但等到樹苗上市的時候,品種又落後了,沒人願意買。

A農民垂頭喪氣,將這批樹苗便宜處理掉,又回頭重新種植莊稼,期待來年有個好年景。B農民認爲,不能走別人走的老路,樹苗是不值錢,但如果長成大樹,就會值錢。於是,他硬着頭皮將樹苗培育成大樹,結果又因爲材質問題不好銷售。而A農民種植的莊稼這一次收成不錯,他勸B農民將大樹便宜賣掉,也回來種莊稼。

B農民不同意,他覺得雖然樹的材質差了些,但如果製作成質量不差的傢俱,依然有市場。最後,他就用這批木材專門製作仿古傢俱,終於大獲成功。

A農民和B農民都比較悲催,上天給他倆的都不是“好牌”,而是一副倒黴的“臭牌”。A農民沒能突破慣性思維對自己的控制,只是覺得種植的東西不好就要賤賣,然後再種別的。

而B農民卻勇敢地突破慣性思維的禁錮,將一副“臭牌”打出了精彩。

臺灣作家吳若權有一句話很耐人尋味:“窮人戴鑽石,人家以爲是玻璃;富人戴玻璃,人家以爲是鑽石。”正因爲受慣性思維影響,認識不到事情會有變異的時候,於是便有了發生在莫泊桑小說《項鍊》中主人公瑪蒂爾德身上的悲劇。

經驗主義是慣性思維的顯現定式,是禁錮創新的鐐銬。行爲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一天的行爲大約只有5%是非習慣性的。

可以說,每個人都離不開習慣,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着很重要的影響。

它可能是最好的僕人,幫我們達到新的高度;同樣,它也可能成爲最壞的敵人,僵化、凝固我們的思維。

因此,我們要打破定向思維模式,不按照衆人流行的思維定律思考,不走別人走過的路,而要根據事情的發展,多運用逆向思維,選擇對事情最有利的舉措。

社會的進步是靠新思想來推動的,陳舊與落伍的思想必定會被人們拋棄。只有敢於走進別人認爲的思維“禁區”,你纔會採擷到豐碩的果實。敢爲天下先,纔是成功者的風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