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的意思

同樣的人爲什麼思維方式不一樣呢?主要差別在於有人懂得運用逆向發散思維,而有的人只受定向思維的支配。而人的思維慣性中往往隱藏着思維的盲點。

那麼,思維盲點是如何形成的呢?思維學專家大衛·彼得洛夫特在其所著的《思維的陷阱》一書中寫道:“思維盲點與思維慣性有關。套用新制度經濟學中一個頗爲流行的概念,可以被稱爲 ‘路徑依賴’。”說簡單些,就是人們一旦選擇了某種思維模式後,就好像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慣性的力量往往使我們“一條路跑到黑”。

有人曾講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我到新公司工作已有一年,每天上班必經的解放路因這段時間重修,造成了交通不順暢。每天上班前我都提醒自己,最近上班時可以換條路,但奇怪的是,每當車開到那個路口,卻依然下意識地又拐上瞭解放路。後來,爲了避開解放路,竟然是強迫性地命令自己要轉向。”

這個人的經歷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定向思維。明明應該換條路,卻因爲思維中慣性的力量,讓他一次次地重複駛上解放路。

回顧我們的生活,我們在對他人的認知中也存在定向思維。當我們看到一個頭發偏長、豎起、染成黃色,身穿奇裝異服的少年時,我們會不自覺地把這類孩子歸到不良少年的行列。當然,根據慣例,這種打扮與不良少年的打扮確實很接近,但並不排除這些孩子中有心地善良和正直的。而一些穿着打扮正常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好孩子。

這是我們常說的以貌取人。看見有人穿着光鮮,就認定人家生活富足,而不會想他是不是打腫臉充胖子;看見有人穿着樸素,就斷定人家家庭條件一般,而不會想他可能是行事低調而已;看見有人西服革履,就認爲他有相當不錯的工作,而不會想那人可能早已失業;看見一個年輕人開着寶馬車,就認爲人家一定是富二代,而不認爲他是通過自己的奮鬥打拼來的……很多種情況下,我們都是通過慣性思維去判斷我們看見的事情,但眼見未必是實,慣性思維很可能讓我們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